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攻略>行业资讯 > 景区资讯>正文

壶口瀑布:恰同学少年,且上下求索研探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30 来源:壶口瀑布
阿晋的作文是一首小诗:

“你携裹着热情的沙
千军万马倾泻直下
我听你在慷慨高歌
声声惊雷意气风发
你用水雾轻吻我面颊
血脉深情诉说心里话
少年人自当芳华葳蕤
我是你哺育的向阳花 ”
阿晋来自北大培文晋中实验学校,是一名初一学生。2019年11月下旬,北大培文晋中实验学校千余名师生在山西黄河壶口瀑布进行了研学活动,壶口瀑布的壮美景观和风土人情给全体师生留下深刻印象。
观壶口·述感想
人常言“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九曲,从巴颜喀拉山一路奔涌,途经九省,跨越巍峨高山、茫茫平原,千万年奔流不息,是中国根、民族魂;又有言“千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地势狭窄,落差高,水量大,水流湍急,母亲河气势如虹,一往无前。俯仰天地,内藏于心,观壶口瀑布,少年意气风发,万千感慨满溢胸怀。
《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诞生于历史风云中,是华夏儿女奋勇抗争的怒号,是母亲河振聋发聩的咆哮。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洗礼,《黄河大合唱》早已是千古绝响。新时代建设家乡脱贫致富,壶口人民对《黄河大合唱》又有了新的理解。青少年朝气蓬勃,未来有无限可能,在黄河壶口,学生与壶口老乡合唱《黄河大合唱》,又是一曲时代之歌。
满载而归
满载而归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象让学生们流连忘返,观赏黄河奇观,感受祖国壮美河山,了解壶口风土人情,研学之旅让学生们真正做到了寓学于乐,知行合一。


黄河文化历史悠久,包罗万象,研学价值巨大
故事传说
· 大禹治水: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始于壶口”,上古时期,黄河水流经壶口时注进一些暗洞,形成暗河。古人认为这些暗洞为藏龙之地,便称为龙门。每当洪水爆发,龙门暗洞容纳不下滔滔洪流,河水横溢,直冲尧王都城平阳,尧王听取四岳的建议,让鲧治水,鲧采取堵截之法,洪水更加泛滥。鲧死后,大禹子承父业,吸取父亲失败的教训,采取了疏导之法治服了洪水。大禹在这里治水时,坐在山头休息,随手将斗笠放在身旁,正要饮水,却被治水的百姓叫去解决新的问题,大禹治水心切,遗忘了斗笠,久而久之,斗笠化作山峰,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德,称此山为“禹帽峰”。
·秦晋之好:秦国与晋国隔黄河相望,关系密切。秦晋之好,也称为秦晋之匹、秦晋之偶、秦晋之盟、秦晋之约,泛指两家联姻。该成语源于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的典故。代表的是一种政治上的联姻,是国家之间的联合,但后来渐渐将男女之间的婚姻也称作结为秦晋之好。
地质奇观
壶口瀑布附近的岩石是形成于距今大约2.2亿年左右时间的砂岩和砂质泥岩,这种岩层和花岗岩等相比,可以算作软材质,易于风化剥蚀,容易形成瀑布。
旱地行船
石窝宝镜
研学体验
· 六股头:壶口瀑布东岸,现存有明清码头遗址,其中有一座牛马王庙,此庙是当时活跃在壶口码头的搬运组织“六股头”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场所。六股头人在牛马王庙内运筹帷幄,调度搬运,从中渔利,是我国最早的股份制组织。
·入住窑洞:壶口人祖祖辈辈住在窑洞里,石窑、土窑不一而足,作为抗日战争第二战区司令部所在的克难城,即为石窑、土窑结合的建筑群。克难坡有数百孔窑洞,至今保存完好,是了解克难坡峥嵘岁月、体验黄土高原农耕文化的好去处。
·了解抗战历史:克难坡是抗日战争第二战区司令部所在,见证了全民族团结一心抵御外敌的光辉历史,传承着数千年黄河文明艰苦奋斗的精髓。第二战区国共合作对全国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影响深远,对抗日战争做出了卓越。毛主席说:“你们以少数人团结了多数人,取得了胜利,这是我们党统一战线的一个成功例证。


壶口-克难坡景区底蕴丰厚,文化内涵深刻,具有巨大的研学价值。青少年学子了解历史,体验黄河文化,学习民风民俗,利国利民利己。
借用小王老师给阿晋的评语作结:
黄河文明,三晋气象
关乎人文,化成天下
知行合一,道阻且长
恰同学少年
且上下求索研探之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