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攻略>行业资讯 > 景区资讯>正文

大道老君山,解读《道德经》的奥秘(五十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7 来源:老君山景区

【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 行于大道, 唯施是畏。大道甚夷, 而人好径。朝甚除, 田甚芜, 仓甚虚; 服文采, 带利剑, 厌饮食, 财货有馀; 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主旨】
本章老子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矛盾现象, 描述了黑暗社会和昏庸统治者给百姓带来的无尽苦难,旨在教人 “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释义】
假如我稍微有点儿常识的话,我就要在大道上行走,唯独小心谨慎的就是避免走入歧途。大道很平坦,而有的人却总是喜欢走小道,一方面是朝政很腐败, 农田非常荒芜,仓廪非常空虚;另一方面却有人 (统治者)穿着漂亮的衣服,佩戴着锋利的刀剑,享用着美味佳肴,即使这样下来剩下的财产货物仍然很多,这实在是强盗一样的统治者,是不合于 “道”的啊!

【感悟】

本章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朝政腐败、农田荒芜、仓廪空虚的现实情况, 就是老百姓生活在这样一片水深火热之中的同时, 统治者仍然 “服文彩, 带利剑, 厌饮 食, 财货有余”, 这更加揭露了统治者的荒淫无道, 老子把他们称作为 “盗夸”。

在老子所处的时代, 社会已经混乱不堪, 人们沉湎于物欲的追求之所受之中, 因此他说: “大道甚夷, 而人好迳”, 明确指出了当今世俗之人早已背离了 “大道”, 老子 此言含义非常深刻, 他认为, “大道” 其实很平坦, 治理 国家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只要坚守几条基本原则就可 以了, 对于统治者来说, 他应该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防止 它无限膨胀, 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奢华生活而置百姓于不 顾。

老子一直在追求 “和” 的境界, 认为万物都是平等的, 统治者没有理由把自己凌驾于百姓之上, 作威作福。这种思想对于当时社会世风日下, 人心不古的现实状况来 说, 确实是一剂治世良方。 

任何事物, 都要遵循大道行事, 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而行, 如老君山的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树木花草有生、长、异、灭, 有生和长两个阶段, 种子发芽、结果, 最后还是绕到种子上。一个物质生出另一种物质, 这就是四季的轮回变化, 春绿冬枯, 谁也不能违背之, 坚守 “行于大道” 的准则。老子圣像基座上有五个大字, 即 “大道行天下”。 它告诫人们, 大道即老子之道, 是宇宙之道, 万物之道, 人生之道, 老子之道正以它的包容和谐, 普行天下, 教化 万众。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