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攻略>行业资讯 > 景区资讯>正文

鸡公山颐庐,我们中国人的“志气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14 来源:鸡公山风景区

      颐庐为直系军阀吴佩孚部北洋陆军第14师师长靳云鹗于1921~1923年所建。颐庐坐落于鸡公山南北天街上方的陡崖上,是鸡公山众多别墅中的标志性建筑。整栋楼都是用花岗岩构筑而成,与报晓峰南北对峙,遥相呼应。该楼的楼长、宽、高均为21米,体现出中国传统的“方正端庄”的特色。门楼正对面的墙上有三个圆形状的雕刻,分别代表“天时”、“地利”、“人和”。其下方两侧,左边雕有松树和仙鹤,寓意“松鹤延年”;右边刻着梅花和鹿,寓意“福禄同寿”。楼顶平台中央有一个高高的附属建筑——覆钟状轿亭,亭顶涂浓黄色,黄色在中国的过去是“皇家、皇权”的代表,也是富贵的象征。在阳光的照射下,整个亭顶显得金碧辉煌,绚丽夺目,映衬得整座大楼更加宏伟、端庄。

     大家就会想:“颐庐”是谁建造的,为什么称之为“颐庐”呢?其实建造大楼的人就是曾经赫赫有名的大军阀靳云鹗。靳云鹗:字颐恕,号荐青,山东邹城人,国民党军队上将,曾任直系军阀吴佩孚部的第十四师师长、河南省省长等要职,其胞兄为大名鼎鼎的陆军上将、北洋政府国务总理靳云鹏。靳云鹗为什么要建颐庐呢?颐庐为什么又被称作中国人的“志气楼”呢? 
      1921年夏,刚刚指挥完“湘鄂战争”的靳云鹗到鸡公山避暑疗养。那时的鸡公山,几乎成了外国列强的“公共租界”,整个山上各国近300幢各式别墅鳞次栉比,就像万国建筑博物馆。靳云鹗发现,在本就属于中国国土的鸡公山上,众多的建筑中竟然找不到一幢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别墅!靳云鹗当即决定,要在鸡公山上建造中国人自已的别墅!当他与盘踞在鸡公山上那些趾高气扬、专横跋扈的洋人交涉时,却遭拒绝。
     靳云鹗早在北京陆军大学读书时,就听说过外国人垄断鸡公山,肆意出售中国的土地谋取暴利,并酿成的“鸡公山外国人租地交涉案”。血管里流淌着中国人热血的靳云鹗十分气愤,他决定凭自己手里掌握的军队,强行在鸡公山山顶一座英国人建造的别墅前破土动工建造一座最壮观、最漂亮的楼房,依稀在规模和气势上压倒山上的各国建筑,为国人出口恶气,扬中国人的志气。
      于是,靳云鹗以重金聘请京城一位曾经留洋的建筑师主持设计,并要求在借鉴西方建筑风格精华的同时必须保持中国的建筑特色,以此彰显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豁达包容。别墅从设计到施工,全部由中国人承担,不沾一点“洋气”儿。而我们这栋建筑还运用了跟长城一样的建筑风格,整栋建筑都是用米浆、石灰和鸡蛋清浇筑而成,同时,为抵制“洋货”,建筑面积1274平方米的大楼竟没有用一撮“洋灰”和一根“洋钉”。

     1923年,靳云鹗建造的别墅竣工,取靳云鹗字“颐恕”中第一个字“颐”将此楼命名为“颐庐”。“庐”字意为“茅草房”,此虽为谦语,但含有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简陋的茅草房比洋人的别墅还要气派,以挫洋人的威风和锐气。颐庐举行竣工典礼时,全国各地军阀纷纷发来贺电祝贺,武汉军界还专门组织了参观团前来祝贺,甚至许多外国使节也应邀前来参观,此举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颐庐建成后,靳云鄂一家年年来山度假避暑。1924年12月,吴佩孚战败后曾在这里修养。1926年北伐,直系被挫败后靳再未来过鸡公山。而自颐庐建造后,先后在此开办过“颐庐中学、东北中学、豫鄂中学、鸡公山中学(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庆祝蒋介石60岁寿辰,鸡公山管理区曾将鸡公山中学改为:中正中学)”1934年,张学良在此设过前敌指挥所。日寇占领鸡公山期间,1943年曾误遭美国援华抗日飞虎队飞机扫射。现在我们看见的西侧墙壁上那坑坑洼洼的弹孔见证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1949年6月,四野南下工作团第一分团从北京开赴鸡公山驻训,分团部就设在颐庐。新中国成立后,鸡公山重新回到了中国人民的怀抱。先后设过:五七疗养院、信阳电视台等。如今,大长了中国人志气的颐庐被中央宣传部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屈一指的颐庐那方正宽敞、视野开阔的楼顶平台上,鸡公山秀丽风光一览无余。
     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我们心底油然而生——颐庐,我们中国人的“志气楼”!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