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攻略>行业资讯 > 景区资讯>正文

【人文蟒河】之蟒河的来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16 来源:皇城相府

亘古时候,蟒河百十里的大山峦里,有一个阴森森的幽洞,内里蛰伏着一条凶恶的大蟒蛇。经常蹿出山洞,兴风作浪,残害生灵。当地百姓十分惧怕,只好纷纷逃离到外地去谋生。

在蟒山崖脚下,有个叫石头的小伙子,他的父亲就丧生在大蟒的血口里。那时石头还小,他父亲是个江湖郎中,常要到深山去采药。明知蟒山深处有多种名贵草药,只是惮于蟒蛇,不敢贸然进入。有村民得了急症,急需灵芝配剂。但是哪里都找不到,石头父亲决定进蟒山去冒个险。临走时,他告诉石头,他若三日内没回来,定是遭到大蟒残害,让石头长大后替他报仇。

父亲果然一去杳如黄鹤。石头知道定是遭大蟒戕害,小拳头攥得圪巴巴响。但那时他年纪尚小,母亲又把他紧紧盯住,生怕他不知深浅,重蹈父亲覆辙。倏忽间,几年过去,石头已长成一个剽悍的小伙子,浑身蓄有用不完的劲,且机灵足智,胆大心细。他时刻惦记着父亲临死前叮嘱他的话,常常望着巍峨的蟒山,思索如何斩杀巨蟒,为民除害。可是,他既没有锋利的兵器,又没曾有高师传授武艺,徒手格斗,肯定不是大蟒的对手。他有心出门拜师,又放心不下家中老母亲。因此,他心窝里像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头,实在不知如何是好。

这天,他又在山脚下苦思良策,忽见一个皓首如雪的老者站在面前,拍着他的肩膀说:“年轻人,听说你想去诛杀大蟒?“石头点点头,不无遗憾说:“可是,我不会武艺,又没有兵器,我是空有一腔热血呵。”老者赞许说:“年轻人,你有这个志气就很好。只是这条大蟒已有千年道行,非一般兵器可降服。须到小尖山魔王洞去借他的千年镏金斧,方可和大蟒搏斗。至于武艺,由我给你传授,不知你意下如何?”

石头见说,心中大喜,跪下就要给老者叩头,身体却重重摔倒在山麓的大青石上。石头方知自己原是做了南柯一梦。一定是自己心事萦绕才会做这个梦,他这样安慰自己。仔细回味老者刚才所说的话,分明又似真的。一定是自己一腔赤诚感动了上界天神,オ给他托了这个好梦。石头这样一想,连忙跪下给长天磕了个大响头。第二天,他安置好年迈的母亲,只身直奔小尖山而去。他一路打探一路行,饥了摘个野果,渴了掬把山泉,走了三天三夜,终于来到小尖山山脚。

小尖山果然名不虚传,如一柄利剑直插苍穹,周遭壁立千仞,只有一条崎岖小路可以攀登。魔王洞就隐伏在半山间的峭崖上,洞里住着老魔王,守着一个宝库。他立下个规矩,谁若能回答出他任意提出的三个问题,便可以进入他的宝库随意挑选一件宝物。如果回答不上来,就会被他吃掉。老魔王自立下这个规矩后,还没有一个人能从他的洞府中取走一件宝物。

石头毫无惧色,稍做思想准备,便大步流星迈进魔王洞。狡诈的老魔王正伏在石椅上打盹。一见有生人进来,把铜铃般大眼一睁,冷不防喝问“你知道我现在是睡着还是没睡?”石头灵机一动,立即作答:“你知道我现在要进去还是不进?”魔王打个怔愣,目光落在悬崖边的圪井上,提出第二个问题:“红圪井,黄屹井,哪样圪井甜?”石头指着满山的野花回应:“黄菊花,白菊花,哪样菊花香?"石头话音未落,老魔王又提出第三个问题:"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是甚么动物?"这个问题难不住聪明的石头,他响当当回答了一个字:“人!”

老魔王又是一怔,用怀疑的眼光打量着石头,仿佛没预料到这个毛头小伙,会破解了他的魔咒。石头双手叉腰,一副义无返顾的凛凛正气咄咄逼人。老魔王翻翻眼皮,意识到这个愣头青不好对付,尴尬一笑,自我解嘲说:“自我立下这个规矩,你是第一个可以从我宝库中取走宝物的人。"又用炫耀的口吻卖弄说:“小伙子,我这里任何一件宝贝,足可以让你享用一辈子的。”石头不要金,不要银,任啥稀罕宝物都不屑一顾,只提出要借他的镏金斧一用。

镏金斧是老魔王千年修炼而成的护身宝物,平时斧不离身,怎肯擅自轻易借人?石头看出老魔王犹豫不决,怕他使诈拒绝,急忙用话激他道:“天下人谁不知道大王ー言九鼎,一诺千金。如今大王倘自失其言,岂不惹世人取笑!“老魔王最忌别人揭他短处,但他还不放心,又问石头:“你借大斧何用?”石头说:“斩除大蟒!”接着把大蟒如何戕害乡邻,梦里仙翁如何点化详述一遍,魔王听说有仙翁托梦,心里一时高兴,便慷慨地将镏金斧借给了石头,但叮嘱他诛杀罢大蟒,一定早早归还。

石头手执镏金大斧,浑身像骤然添了无穷的蛮力。他给魔王道个诺,兴冲冲走下小尖山,大步流星就往家里赶。一路上还嘀咕,镏金斧已经到手,只不知梦里老者会不会给他传授武艺。

石头一头想着,早见老捋着胡须等在山脚下,笑吟吟连夸:“好好,我教你如何用斧。”把腰巾扎束停当,借着朦胧的月光,把一柄镏金大斧舞得呼呼如风车儿转动。石头仔细盯着,用心铭记。老头舞过一遍,把大斧交到石头手上。石头照着老者套路悉心用力,竟是如有神助,几番下来,便把大斧抡得密不透风,水珠儿都泼不到石头身上。老头呵呵大笑,直夸石头机灵;直说后生可教,大蟒休矣。天亮时,石头已把镏金斧七七四十九套斧法记得滚瓜烂熟。老者十分满意,临去时,老者附身低言,让石头预备三ロ铡刀,趁端午节夜里,将铡刀悄悄埋进大蟒出没之径,再找只活羊缚到蟒洞外不远处的树梢头。等贪吃的大蟒从铡刀刃上划过去时,再执斧去诛杀它。问石头可曾记牢,石头点头应诺“错不了",老者方才徐徐离去。

石头遵照老者叮嘱,于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先将三口铡刀埋到蟒洞不远处,再取只活羊缚于树梢间,用力捶打几下。羊儿发“咩!咩!”的叫声,果然把大蟒诱出山洞,呼啸着直奔羊儿扑去。

笨重的身躯不偏不倚正从铡刀刃上划拉过去,蟒身被齐刷刷划出一条深深的缝隙。大蟒疼痛难忍,一头朝前边山撞去,竟把大山撞出个豁口。大蟒蹿过豁口,横冲直撞,在大山间直拖出一条弯弯曲曲的深沟来。大蟒知道遭人暗算,恶狠狠转回头要寻衅报仇。这时,石头早手执镏金斧候在高山之巅。巨蟒大怒,张开血盆大ロ,仗恃千年道行,恨不得一口把石头吞噬进肚里。石头毫不畏惧,舞动着手中的镏金斧,和大蟒展开一场山摇地动的殊死搏斗。

这场恶战整整持续了三天三夜,直杀得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云埋雾罩,雨泣花愁。大蟒虽有千年道行,终是被铡刀切破腹腔,战到后来,渐渐不支;石头挥舞镏金斧,愈战愈勇,锐气倍增。锋利的斧头紧紧咬住大蟒七寸不放。大蟒眼瞅难以取胜,再战下去只恐被斩杀,想要蹿回洞穴藏身,却已经迟了。石头觑个真切,一斧劈下去,竟把蟒头齐刷刷剁下来。顿时血流如注,大蟒蠕动几下,僵直得如倒地的大树再没动弹。蟒血像小溪般从山头淌下来,染红了沟壑的石头,壕边的河滩,沿途的土地。至今蟒河沟里的沙砾依然是禇红颜色,传说那便是因为曾经被蟒血浸染的缘故。于是人们就把沟里的河叫蟒河,沟畔的村子叫蟒河村。

如今,在山水如画的蟒河景区,你会看到后大河沟ロ耸立一山,俨然像一勇士,勇武雄猛,八面威风,这就是石头的化身,人称作"石人山"。其侧就是石斧山,石头把当年挥动的镏金大斧插在那儿,天长日久,演化为一座石斧山。站在斧山之巅,会听见呼呼啸叫,仿佛是大斧舞动的声响。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