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攻略>行业资讯 > 景区资讯>正文

【人文蟒河】之汤王祈雨 ​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26 来源:皇城相府

成汤是商朝的开国之君,是继尧、舜,禹之后的一代圣君。他顺应天意民心,一举征伐消灭了残暴昏庸的夏桀,建立了中国商王朝。又能网开三面,在政治上广纳意见,接受前朝经验教训减免奴隶负担,施行仁政治国。同时在经济上大カ发展农牧业,顺应民心,体恤百姓,与民同甘苦,以民难为己忧。数年间,便把国家治理得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タ祸福。成汤二十四年,忽然天降大旱。烈日当空,赤地千里;百草枯焦,五谷不收。黎民百姓苦不堪言,痛不欲生,多么期盼老天爷能普降甘霖呵。

汤王更是忧心如焚,寝食难安。他设案上香,跪拜天地,祈祷上苍:“黎民有难,君应安抚,旱魔肆虐,我无奈何,为君无能,痛煞我矣!”言罢失声流涕,长泪滚滚。汤王哀悲过度,心思倦乏,不觉伏在龙案上坠入梦中。恍惚间,忽听玉佩叮当,香气弥漫,随着一阵清风,一位鹤发童颜老者驾着五彩祥云,飘然来到近前。汤王疑是上界仙翁,连忙稽首再拜,连呼:“仙长救我!”仙翁徐徐问他:“足下何危?”成汤答:“非我己危,而是商国有难。时下旱魔逞暴,万众受厄,求仙长广发慈悲,普降甘霖,成汤情愿永坠地狱,只求百姓能出困顿矣。”说罢又要叩首,被老者拦住,搀他坐正说道“我乃你的上祖契。在尧舜时期,曾同禹一道治水。现天下大旱,万众有灾,正需你解悬壶之厄。此去往北,有座凤凰城,你可速去祷雨,切记切记。”将手中尘拂在汤帝面前一抖,汤帝蓦然惊醒,乃是南柯一梦。

汤王甚觉蹊跷,对皇后说了。皇后沉吟说:“定是陛下善心感动了天帝,特遣先祖托吉梦给陛下。先祖之言,不可不信。”汤王听罢,连连点头称是。只是凤凰城是种境界,并非实地,在什么地方?他置若罔闻。皇后提醒他:“此事可问伊尹。”

伊尹是汤王的首辅宰相,文武双全。二天早朝,成汤帝正要给伊尹说梦,却见伊尹出班启奏:“臣昨晚得一梦,事关社稷,不敢隐瞒,当奏与陛下。”汤王暗自讶叹,自古贤相伴明君,莫非朕的先祖也给了伊尹宰相梦兆?

果如汤王所料,伊尹所做的梦竟和汤王一模一样。而且让伊尹规促汤王祷雨早行。伊尹已经查明,此去向北,有个叫获泽的地方,因县城修建得状如凤凰,故名凤凰城。凤凰涅磐,当在此地。汤王听罢,悚然一惊,天道如此,不可耽延,立即传旨,让伊尹保太子留守京畿,召太ト选定吉日,和皇后娘娘焚香沐浴,鸣钟击鼓,率领有关人众,起驾离了都城偃师。京城百姓闻知汤王为民北上祷雨,扶老携幼,跪拜相送出十里长亭。

一路上,但见热浪滚滾,地心冒火,老百姓焦头烂额,奄奄欲毙。汤王心如油浇,恨不及一步赶到凤凰城。偏偏天不作美,汤王座下的骡子恰要生驹。汤王好不恼火,连呼:“骡子阿骡子,你这不是和本王作对吗,为何迟不生早不生,偏要在这节骨眼上生?你倘若不会生驹子多好。”汤王不料自己金口玉言,经他一封,骡子打那以后真的再不会生产,变成了只会干活的二性骨头。

这一日,心急火燎的汤王一行人,好不容易终于赶到获泽县城。汤王立即命探马选择可供祈雨的风水宝地。当地土司禀告,析城山圣王坪山高地阔,风景优美,距天最近,是祈雨的绝佳去处。汤王闻听大喜,立即传旨拨转马头,直奔圣王坪。

汤王不顾倦怠,快马加鞭,终于登上圣王坪,果然被坪上旖旎的风景迷住了。汤王自离开京城,满眼皆是涸水焦土,草枯花蔫。惟独圣王坪青草蓊郁,花香馥醇,桑叶碧绿,清泉荡漾。汤王顿觉心旷神怡,仿佛到了世外桃源,一时龙心大悦。下了骡子,纳头便拜。他已经认定了圣王坪就是祈雨的最好去处。他虔诚无比地长揖下跪,正要拜叩上苍,忽然看见不远处的一座山峦上,分明静卧着一只金光闪耀的金凤凰。凤头朝他轻轻点摆,仿佛招手相邀。汤王灵犀顿通,如受菩萨挲项,翻身跨上骡子便朝凤凰现身处奔去。随从众官员见汤王绝尘而去,纷纷随后赶来。

此时,娘娘原本正在桑下小憩。不经意间,一只吐丝的蚕姑引起了娘娘的好奇。娘娘默默注视着蚕姑吃完绿叶后,从口里吐出一条纤细的银丝,上下翻舞,左右纵横,把自己裹绕在其间。那丝儿绵绵不绝,仿佛没有尽头,比机杼织出的土布更要锦绣万分。娘娘突发奇想,如果把蚕姑捉了喂养,让它专司银丝,岂不是世上绝妙天生的巧姑娘!这时内侍来报,汤王已去。娘娘让他回报汤王,她决定在坪上暂住几日侍养蚕姑。据说后来的蚕茧抽丝,就乃汤王皇后娘娘从圣王坪传留下来。

且说汤王追着霞光万道的凤凰,一直来到桑林蟒河,金凤凰突然没了踪影。但见苍山幽黛,乳雾缭绕,绿树临风,清泉潺潺,胜似天境。汤王又饥又渴,掬几把泉水饮入口中,顿觉心肺透亮,如电击石火般大彻大悟,原来他梦里的凤凰城,就在这块吉祥宝地。只不知白龙洞府建在何处。此时正好一位老者走来,汤王连忙毕恭毕敬上前打探。老者用手指着一处石龛说:“此即白龙洞矣。”汤王闻听又惊又喜,率领文武百官在白龙龛前齐刷刷跪下。当地百姓闻听汤王亲来祷雨,也扶老携幼赶来跪拜。




他们祭了又祭,拜了又拜,一连祈祷了七天七夜。却依然赤日高悬,万里晴空,连一丝云彩都不见。汤王仰望长天,不由捶胸顿足,失声痛哭。哽咽祷告:“苍天苍天,我为民祷雨,千里而来,足见我诚心一片,你却为何悭吝至此,滴水不舍!倘若我殷商有负苍天,上苍可鉴,让我成汤粉身碎骨,沉入地狱,我甘愿无悔,毫不迟疑。可您,您不能让苍生受罪呀!”他以首叩地,如槌石臼,片刻工夫,额头青肿,双目盈血。可是依然天空碧净,风儿焦得都能燃烧起来。

汤王绝望了,也许自己确有罪孽,触犯了上苍,以至天降旱魔,连累天下百姓遭殃。想我成汤以仁爱良善为本,反罹难芸芸众生,汤王一时悲从心起,狠狠心,遂命臣下堆积柴草,准备焚身一死,以死谢罪,求得老天谅解。

文武百官一见汤王要殉身,顿时慌了神儿。眼下旱魔肆虐,已经民不聊生,汤王如若归天,朝中无主,天下岂不大乱!可是汤王意念已决。倘若伊尹宰相和皇后娘娘在侧,或许可以改变汤王意志,偏此二人又都不在身边。众臣急得团团乱转,全没了主见。还是内侍心机活泛,瞅个缝隙,跨上千里神驹,赶忙去圣王坪呈报娘娘救驾。

这边柴草已经堆砌如山。汤王仰望无际的苍穹,无情的烈日,再看俯伏在地软弱无助的臣民,想到自己身为国君竟然无能为力,愤愧交加,咬咬牙根,奋然一跃跳上柴垛,悲声高呼:“苍天!你若有情,速降甘霖,倘成汤气数已尽,烧死我成汤吧!”然后喝令:“点火!”

百官眼含泪水,又不敢违抗汤王意旨,只好战战兢兢,四下点着柴垛。一时烈焰冲天而起,浓烟滚滚,遮天蔽日。文武大臣眼瞅汤王一时三刻将要化为灰烬,一齐放声大恸,悲号呜咽之声,犹如山崩地裂响彻四野,震得蟒河的大山都颤动开来。百鸟见状,全噙了水来救汤王。独有乌鸦口里含为油。天帝闻之震怒,责罚乌鸦自始三伏天不得饮水。

这时内侍骑着千里神驹快马加鞭已赶到圣王坪,娘娘听了禀告,吓得差点晕倒,正要随内侍赶往劝驾。忽然看见浓烟裹着火苗直冲云天。娘娘只道救驾无望,汤王已失,一时肝胆俱裂,珠泪滚滚,如泉水般从眼眶奔涌而出,把满面的胭脂冲刷下来,落地即幻化为鲜的胭粉花。因为娘娘缘故,又称为娘娘花。娘娘决定在圣王坪以身殉君。所以数千年来。胭粉花也随了娘娘,至今仍不下坪,易地即死。

娘娘正哭得肝肠寸断,几欲气绝,就见一阵清风平地而起,天空突然出现了团团乌云,如万马奔腾般汇聚到蟒河山顶,接着一声霹雳仿佛炸塌了天空,滂沱大雨天河决堤般倾盆而泻,一刹时便把柴垛冲天的火焰浇灭。人们山呼海啸,急忙拥上前把汤王从柴上救下来。说也奇怪,熊熊烈焰除去烧焦了汤王的几根胡须,汤王竟安然无恙。那些胡须,即是现在圣王坪上繁衍至今的龙须草。

文武大臣和庶民百姓转悲为喜,欢呼雀跃,纷纷赞颂汤王体恤百姓,洪福齐天,所以上苍普降甘霖,拯救了万民。汤王凯旋回了京城后,当地百姓为他修庙祭祀,以旌其贤。并以汤王为标,每遇天旱,即成群结队赶往汤王庙和白龙殿祷雨,数千年经久不息。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