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关于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像一缕春风吹遍中原大地,其讲话精神迅速在全省得到贯彻和落实。省、市主要领导在各级各类会议上,分别就文旅事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各级领导的重视为文旅事业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学习领导讲话精神,我们基层工作者要做的,就是立足本职,脚踏实地,抓好落实。围绕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文旅工作要求,切实发挥历史担当、使命担当、责任担当,坚守文化根脉,打造旅游精品,为我市文旅事业发展增光添彩。这里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体会和认识,关于就文化旅游发展方面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立足文化优势,持续传承发扬
陕州地坑院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群,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见证了4000年的人类原始“穴居”的演变。陕州“澄泥砚”、“陕州剪纸”、“捶草印花”“道情皮影”“地坑院营造技艺”等民俗文化,纷纷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至今日这些民俗文化依然独具特色的地域特点和强大的生命力。
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挖掘提升:一是植入游客融入式体验项目,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段演绎传统文化,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强化非遗展演,合理调整游览动线,增加游客游玩舒适度;二是完善基础功能,打造周易文化养生园,提升智慧景区建设,为三门峡打造中国摄影名城增砖添瓦。
三、坚定文化自信,打造景区品牌

在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新机遇面前,我们要坚定信心,扬长避短,发挥才智,建设高质量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一是要找准定位。东面的洛阳、开封和西面的西安都是官文化和皇家文化,而我们地坑院是民文化(民俗文化,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和风俗),因此要把我们的优势挖掘出来,赋予景观景点文化符号,形成人有我优、人无我独的特色文化高地。二是要树立品牌意识。目前,景区形成影响力的品牌有“陕州地坑院”和“陕州灯会”,下一步我们还要打造以周易文化养生园为内涵的“地坑院温泉度假酒店”品牌。一个景区形成三个强势IP。三是要打造精品。着力提升景区的文化底蕴、管理水平、服务意识、设施品位,提升景区管理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四是要加大投融资和宣传推介力度。项目跟得上、资金跟得上、建设跟得上、宣传跟得上。
总之,我们要以各级领导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抓住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新的契机,新的机遇,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持续传承弘扬三门峡历史文化、黄河文化,大胆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积极为我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摘选) 文章摘自【三门峡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