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上森林园内水系丰富,河道纵横,形成了林水相印,林中鸟语花香,百鸟竞飞,水中万木倒影,鱼鸭嬉戏的独特景观,这里是都市人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李中水上森林景区,以水上森林、野生禽鸟和池杉根艺而闻名。它是集森林观光、水上休闲娱乐体验、鸟类生态科普和养生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人工湿地型生态景区。河流垛岛回环,池杉、水杉林立的 “水、林、河、鸟、鱼”和谐交融的河流生态湿地景观提供了良好的养生环境。 而水上森林之所以在短短时间便成为了人们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则正是因为那傲然屹立于千亩水面上的100000棵池杉。 无论是乘船在池杉丛林中穿梭,还是漫步于水上森林栈道,只要置身于此,无不为眼前的壮美景象所震撼。 不仅是因为这100000棵池杉的规模宏大,以至一眼无法及边;也不仅是因为每一株都身姿挺拔、高大雄伟,枝叶苍翠、葱绿欲滴;还因为它们排列的是如此整齐,横看成排、侧看成线,列与列间,浮光掠影,仿佛形成了一条条通向未知的时空隧道,梦幻而神秘。 一叶扁舟划过,水波荡漾,树影婆娑,犹如这一株株池杉正在讲述他们的前世今生。 池杉原产于美国弗吉尼亚州。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始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履,中美关系得以改善。池杉作为合作项目,从美国引进,当时的种子可谓与黄金同价,由荷枪实弹的士兵一路押送,在湖北试种成功后在全国大面积推广。 但要说起这100000棵池杉的种植过程,则又有一段并不广为人知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因反“修”防’修”的需要,毛泽东主席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于是一场向荒山要粮,向荒地要粮,向荒滩要粮的战役在全国打响。全国到处开荒种地,填湖造田。当地村民响应政府号召,用了三年时间,积极开发芦荡湿地资源。冬季枯水时节,从水中取土,垒土成垛,垛上种上农作物。由于开发的荒滩水位低,又都在圩外,汛期来临,常被水淹没,后来改种适合水上生长的水杉、池杉。 上世纪80年代实行分田到户,由于经济效益低,一些农户纷纷砍伐树木,后政府给于制止,才得以保存了这片水上森林。此种树木因适应水乡特点,并不断生长,经过40年发展,长成参天大树。目前这里已是江苏省最大的生态林基地。 兴化的水荡湖泊经上世纪70年代荒滩开发和80年代围湖养殖所剩无几,唯有李中水上森林以一种环保的方式还生态于自然,独树一帜,成为一颗镶嵌在水乡大地上的璀璨明珠,兴化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