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攻略>行业资讯 > 景区资讯>正文

人祖山庙下的曹华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05 来源:人祖山景区

“曹华坪”原名“造化坪”,人根之祖在吉州,根在“造化坪”。

远古时,伏羲氏女娲避洪登峰,经滚磨穿线天意成婚,居造化坪山洞,生儿育女繁衍人类,教人耕种、嫁娶,造化坪故此而得名。

明初曹某,奉圣旨定居造化坪,后来逐将“造”字变为“曹”字,叫做“曹华坪”至今。吉州人的口音“造”、“曹”同音。

曹某在宫廷官府,常听君臣讲,“人根之祖出在吉州”。俗话说,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古书云,“先圣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图画乾坤,以定人道…”这个先圣就是伏羲氏,伏羲氏为三皇之首,五帝之先,人文始祖“一龙命官,龙的传人”,伏羲氏是中华民族文明之根。

唐高祖李渊,大将尉迟敬德率兵,慕名在吉州“饮马泉”饮马,“挂甲山”挂甲,经高祖山,沿黄河西下取胜长安,晋重耳,夷吾避难翟居吉州同乐十二年,休养生息,后在曲沃建立晋国为晋文公。黄河是母亲河,吉州西有黄河,壶口瀑布壮观,各扬天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曹某对吉州有好感,特别对人祖山更感兴趣。
吉州疆域形胜,西跨长河之壮,东连鄂垒之雄;层峦叠嶂,蜿山卒山卒律,车骑不能并进,一夫可以守关。
州城山川秀美人更美。锦屏叠翠,小桥流水,古洞瑶桃,石孔飞泉。石孔飞泉即吉州八景之一,即“饮马泉”,历代诗人歌颂泉水清澈甘甜,比喻是玉液、琼浆,诗词达数十首,赞曰:“煮药堪延寿,烹茶可浣肠,六年常饮汝,去后更难忘。”州人健康长寿,男聪女秀,善良俊美,之因就是喝了“饮马泉”的水。泉水脉源于风景秀丽的人祖山。
“龙王辿”水里冒烟。旱地行船,黄河中上游农副特产品,船运必经此地。

“孟门夜月”,一石界中流,天光迥不侔。山随波影动,月照浪花浮。此日龙门辟,何年鸟篆留?乘槎如得路,仙地即瀛洲。孟门是大禹治水始凿地,是壶口前身,上建有禹王庙。

 “风山”也称“庖山”,庖伏羲山,伏羲姓“风”,伏羲在风山,养牲供厨而得名。
更感人的是“人祖山”,人祖山位于州北,海拔1742.4米,相对高度约为740米,这里有一望无际的千年古树,山势雄伟,群山叠嶂,缘荫蔽日,景色宜人。登峰览胜,别是一番风光,极目西眺,滚滚黄河,滔滔雾海,壶口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人祖庙”就建在人祖山的山巅之上,人祖庙又叫“伏羲庙”,人祖庙群占地约四至五亩。内有后宫,献亭、僧房、乐楼、钟鼓楼、庙外有伏羲岩、卧云台、南天门。天盆供人祖洗漱所用。主峰西侧有“宝光寺”、“高庙”、“透窟窿寺”、“多佛手寺”,庙内香火不断,人祖庙称“故宫”,与“盘古庙”、“大禹庙”谓“帝王庙”,非臣民所奉祀。

 “造化坪”在人祖庙下的山沟,四面环山,沟南山下有一条东西小川,小溪长流不息,山崖之下布满石崖洞,这石崖洞便是伏羲氏当年,繁衍人类的山洞,造化坪分上下两坪,坪地约十多块,土地较肥沃,旱涝保丰收。

物产丰富,盛产五谷杂粮、桃李瓜果,人祖山上产猴头、木耳、麻菇,药材上百种,鸟、雀三十多种。屈产之乘良马驰名,牛羊犬彘,鹿獐兔鸡,豺狼虎豹样样俱有。鲤鱼、鳝鱼、钻鱼、鳗鱼产在黄河。

曹来吉州住在造化坪,读诗经耕田地,习武打猎拜人祖,自由自在,其乐无穷,不知不觉三世有四孙,分造化坪为一,文城为一,西为一,东为一,水有源,长流不息;人有祖,世代频传。自明初奉圣旨从太原迁居吉州至今六百余年,传辈将近二十余世系。
东一的一枝在乾隆九年中秋立碑全文如下:
东分始祖先茔碑记
余先人世居太原,明初奉圣旨迁于吉州,传三世而分为四分。造化坪为一;文城为一;西为一,东为一。
今因东分始祖先讳税者生子七人,两人绝嗣,又分为五分。子孙诗礼世传,冠裳接踵,虽不敢言,名门大家亦可云,户臣族众也窥由孰非。税者先祖一脉之所传,欤今五分之人共立一石,以垂永久,使吾家世子孙兴,水源木本之感动,追远上记之诚心,遇祀事皆追中,又追远报本,又报本庶几一本之良,人人共晓,立石之举岂浅显哉;特为此序。

人乾隆九年桂月中秋之吉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