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攻略>行业资讯 > 景区资讯>正文

郭峪古城的层叠壮美折射出构造之精妙,防御之完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02 来源:皇城相府
可能有游览过沁河古堡的朋友,大家习惯于将它们和晋商大院做比较。其实它们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显著差别。同样是城堡式建筑,沁河古堡以杂姓聚居的村落为单位,而晋中则以家族为单位,简而言之就是家与村的区别。就建筑风格而言,晋商大院追求奢华,面积庞大,装饰细腻,而沁河古堡更显官家的胸襟气度,大开大合,气势恢宏。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沁河古堡中面积最大的郭峪古城。郭峪因山环为郭(东有苍龙岭、西有翱凤岭、北有摩天岭、南为金裹谷)水出通川为峪(樊溪河)的地理风水而得名。它是明朝末年,郭峪村民为抵御明末流寇乱匪的侵扰而修建。城池落成于明崇祯8年,周长1400米,东面为景阳门、北面为拱辰门、西门为永安门,另外还有观澜门及金汤门两道水门。城头列垛450个,城楼13座,窝铺18座,窑洞627.5眼,非常壮观。城内道路大多为“丁字路”,自然形成三横六纵格局,对于陌生人来说像一座天然迷宫。城内现有汤帝庙、申明亭、进士第、孝友第、豫楼、西都世泽、恩进士院、城墙等重点建筑,各具特色。2006年8月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丨汤帝庙
图丨申明亭
图丨西都世泽
图丨进士第
防御是郭峪古城的一大特点,今天就为各位介绍古城的四道防御。

第一道:樊溪河及城墙防御。在冷兵器时代,城墙和护城河构成的防御体系,对保障村落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郭峪城墙加上樊溪河的环护,使得郭峪古城防御固若金汤。城墙平均高12米,宽5.3米,在冷兵器时代,要想渡河登城,并非易事。据相关书籍记载,较之景阳门,在古时西门和北门的使用频率也很高。西门永安门,门外有瓮城,并且翁城城门与西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翁城两侧与城墙相连,设有箭楼、门闸等防御设施,都体现出了西门的重要防御功能。再说北门拱辰门,也有樊溪河环护,同样设置有敌楼、卧铺、箭楼等,根据郭峪古城的街道命名,北门应该是老百姓日常通行的主要出入口。除了城门的防御,郭峪城还被誉为“蜂窝城”。从外侧看,与普通城墙完全相同,但从内侧看,它随地形高低是一层至三层的砖窑,这在战乱的紧迫形势下,一方面大量节省砖石、土方和人力,另一方面为救援的官兵提供了临时营房,解决战时居住问题,还有就是二三层窑洞,可以用来放置防守的武器(神枪、火炮、铅子等),连通二三层的台阶,设置在敌楼旁边,便于看守。所以高厚森严的城墙,足以消耗入侵者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道防御:街巷及院落。街巷是村落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用于交通,为邻里生活和交往提供重要的场所和平台,更是一种防御需求。郭峪古城的街巷交汇形成L型、丁字型和十字型节点三种,其中以丁字型居多,整体街巷我们称为三横六纵。三横分别指南北向的古城前街、中街和后街。六纵指的是南沟街、古城斜街、下范家胡同、郑家胡同、文庙胡同、豫楼街。迷离扑朔的街道,使入侵者难以捉摸,产生恐惧心理。


再说院落防御。全城共有明清建筑80多院,2000余间房屋,并且城内院落多为多进,在隐秘处都留有暗门。典型建筑为张家七宅、陈家十二宅及王家十三院。街坊道路隔开的院落,当时上有过街楼,下有地道相通,整座城池浑然一体。

第三道防御:豫楼。城墙建起五年之后,郭峪侠义豪商王重新独资修建豫楼。豫楼位于郭峪村的中心,可以用最小半径将全村囊括进来,因此豫楼是观察错落全景及敌人是否入侵的最佳观测点。楼高33米,宽15米,进深7.5米。
豫楼的底层为半地下结构,全部采用大块的石材砌筑,底层可储备足够的粮食和燃料,同时置备石碾、石磨、灶台、厕所、水井,供村民长期抵御外敌。
豫楼唯一的大门开在二层的正中,宽约80厘米,设内外两道门扇,外门为石板门不怕火攻,内门为木门,二次加固。当时门前采用木梯出入,遇到敌人进犯,则将木梯收入楼内。
为防止火攻,一至二层为砖石结构,三层以上全用木楼板隔开,减轻楼体重量。同时为了使楼体更加稳定坚固,整座建筑采用内收方工艺,每升高一层墙体向内递减缩进,豫楼底部墙体厚两米,顶层墙体仅有80厘米。
为了更好的防御,楼体直到六层才是东西南北四面开窗,一至五层仅东面开窗。四层位置门洞外,据老人讲有一个阳台,五层正中的孔洞,类似猫眼的功能,它们都用于观测敌情。在楼顶,备有滚石擂木用于防守,同时34个雉堞全部抹去内侧棱角,增大掩体面积,可谓考虑周全。
那楼被攻破怎么办?在豫楼地下室,有多条地道直抵城外,结构错综复杂,具备非常完善的防御功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目前有一条通往王重新家的地道已挖通,可供游人体验。这算是古城的第四道防御。

登上豫楼楼顶,可以看见“城之四面隅,有大楼,有角楼,无不形辅势合,首尾相应,臂指相连,如人之一身,血脉往来,畅于四肢,无一气不贯,无一脉不来”的地脉气穴,再加上地势上下不同,空间层次丰富,呼应了“南瞻金谷,东望苍龙,樊麓耸乎北,孔庙镇乎中”的多重景致。这种层叠壮美之感,折射出郭峪城构造之精妙,防御之完备。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