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攻略>行业资讯 > 景区资讯>正文

大道老君山,解读《道德经》的奥秘(七十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1-08 来源:老君山景区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 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主旨】
本章中阐述了老子的自然观,旨在劝诫治国者,要顺应“天道”,珍惜人民的生命。

【释义】
民众连死都不怕的时候,还怎么拿死来威胁他们?如果民众真的怕死,那么对于那些谏越出格的人,抓起来杀掉就可以,有谁还敢明目张胆,无所顾忌?总有专管行刑的人负责杀人,而那些代替行刑官杀人的人,就像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那些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的。

【感悟】
老子在这一章里告诫统治者, 不要用残暴的方式管理国家, 一旦民众不堪其苦, 那就一定会揭竿而起, 对于一群死都不怕的人, 用死来威胁他们还有什么用? 而如果能够让民众安居乐业, 那么他们自然会珍惜生命畏惧死亡, 到那个时候对那些为非作歹之人, 只要稍微动用一点刑罚, 还有谁会做坏事呢? 老子希望人们不要逆天而行, 不要贪天之功, 不要以为聪明, 不要自以为是。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