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从远古悠悠走来,
带着盈盈山水清气,
几经沧桑,历经风雨,
就那样光彩夺目地矗立在人们眼前,
仿佛是太行山上的一颗明珠,
它就是——郭峪古城。

古城之美,在于山水之间。
古城四围青山巍巍,松柏郁郁,村前溪流潺潺。苍龙岭上亭台楼阁缥缈其间,石山庙、文昌阁、文峰塔,仿佛是群山的灵魂,静谧地立在山岭之中,隐于苍松翠柏深处,微微露出的红檐碧瓦向人们展示着这一方山水的鲜活与灵动。郭峪古城就处在这如襟似带的山水之间,寒来暑往,斗转星移,虽经岁月辗转,千百年来依然美得不可方物。




古城之美,在于文化之美。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古来闭塞、山地贫脊、农耕艰辛,但大山底下却埋藏着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元末明初,随着工商业的兴起,涌现出一大批豪商巨贾。人常说,仓禀实而知礼节,此话一点不假。经济的繁盛为当地文化教育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所以从明朝中叶到清初的一百多年间,郭峪古城走出过二十五位举人,十六位进士。这一方钟灵毓秀的山水蕴育出了一个个名垂青史的杰出人物,清康熙朝一代名相陈廷敬、明代顺天巡抚张鹏云、连升三级张好古等,如今的我们,将永远追溯着他们不朽的足迹,一路奋斗向前……
古城之美,在于遗存的古建筑之美。
在柳软风轻的日子里,看土褐色的城墙蜿蜒壮观;看耸入云天的豫楼高高挺立;看官宅、商宅、民居的不同建筑风格之美,感受这里等级森严的门当与户对,还有那栩栩如生的砖雕、石刻之美。穿越历史的足迹,我们仿佛又回到明末兵荒马乱,灾难不断,生存维艰的年代。在乡宦张鹏云、侠义豪商王重新的带领下,大家众志成城,共同筑起一道固若金汤的城墙,在动荡的年代里庇佑着一城人。



古城之美,还在于汤帝庙的独特之美。
坐落在村西南的元代古庙—汤帝庙,是阳城县规格最高的一座汤帝庙。整座庙宇琉璃装饰、雕甍绣桷、流光溢彩。上院九开间的成汤正殿,供奉着商朝的成汤王,神像庄严,威仪整肃。十八条金龙盘集于正殿外斗拱屋檐之间,更突显出它的威仪神圣之感。东西左右各路神灵齐集于庙内殿堂,日日受着人们的供奉膜拜。下院榫卯结构的戏台,台面距地面有4.5米高,还可上下升降,全国罕见。庙宇作为一方百姓心灵的庇佑之所,当您心情焦虑又或浮躁,不妨到这里感受幽静与庄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