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攻略>行业资讯 > 景区资讯>正文

朱仙镇启封故园如同世外桃源般隐觅于此,等待世人的到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01 来源:朱仙镇启封故园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2022年2月16日-3月31日,朱仙镇启封故园对全国人民免费开放啦!

柔柔的春风拂过大地,作为水乡古镇的朱仙镇启封故园也到了一年一季的赏花季,春风十里,不及一抹绿意。春天的水乡古镇春风和煦、绿意萌动。春天的水乡古镇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灿烂的春光已向我们招手,树上的枝丫已悄悄地“含苞待放”!启封故园的樱花林等您来!

撑一把油纸伞,着一席汉服,漫步在古镇的石阶小巷,等清风拂过,花瓣纷纷扬扬的落下,形成阵阵花雨,时间仿佛就此凝固。花间掩映着的红墙青瓦、雕梁画栋,简直就是一幅“胜地花开香雪海”的美景。

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是放风筝。4月的水乡古镇有一群“追风筝”的人,他们用细绳在空中勾勒出多彩的图案,形成一幅幅美妙的春日画卷。一款款风筝在空中竞相飞舞、争奇斗艳,地面牵动着风筝的人们在阳光下尽情欢笑:有大人带着孩子的,有年轻人三五成群的,有老年风筝爱好者来与老友切磋技艺的。放线的在前猛跑,托风筝的在后紧随,在欢呼叫喊声中,一只只美丽的风筝纷纷飞上了蔚蓝的天空。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我国部分地区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青团又称清明饼、茨壳粿、艾糍、清明粿、艾叶糍粑、艾草糕、清明团子、艾草青团等等。在闽南侨乡,每逢清明节必定做一些糕、粿和米粽,在清明节前后让家人食用。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

春日伊始,各种花儿争相开放,为这水乡古镇增添一抹色彩。站在状元桥上,迎风而立,一湖碧绿清润尽收眼底。而这水乡古镇,如同世外桃源般隐觅于此,等待世人的到来。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