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皇城相府景区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御书楼”
它面阔三间,进深两间
单檐歇山顶,楼顶采用的是明黄色琉璃瓦
在高大宽阔的楼亭间
横竖着一块大石碑
上面刻着“午亭山村”四个大字
这四个大字的两侧镌刻着一副楹联
上联是:“春归乔木浓阴茂”
下联是:“秋到黄花晚节香”
这副楹联是清朝康熙皇帝亲笔所书
是赐给皇城相府主人陈廷敬的


关于这副楹联
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康熙49年,陈廷敬已是72岁高龄,年迈体弱,耳聋眼花,遇事常因精力不足而感到力不从心,为此,他很想辞官回乡安度晚年,但是都被康熙皇帝婉言谢绝了。这一年的11月,他耳病再次加重,听人讲话都很吃力,就再次提出辞官回乡,终于得到了恩准。但康熙皇帝舍不得这位学识渊博、宽厚仁慈的老臣离开自己,可内心又十分怜惜他的身体,于是康熙皇帝命他原官解任,在京城总裁《康熙字典》的编修。
陈廷敬为了这部大型的字书,不顾自己年老多病,不分白天黑夜,严谨认真地工作着。第二年的2月22日康熙皇帝巡视南书房,看到堆积如山的字稿,再看面容憔悴的老爱卿,备受感动,当下提起书桌上的毛笔,写下“午亭山村”四个大字作为首匾,并配写一副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以示褒奖。康熙皇帝一边写,一边对陈廷敬说:“卿为耆旧,可谓全人。朕特书此匾、联赐卿,自此不与人写字矣!”这是一代帝王为自己的爱臣、老师写的“封笔之作”。
次年,陈廷敬一病不起,累倒在了编修《康熙字典》的书案旁,恬静安然地走完了他七十四年人生旅程…… 陈廷敬故后,他的三儿子陈壮履继承父志,于康熙五十五年完成了这部字典的编修。
康熙五十三年,陈壮履为缅怀父亲和感谢康熙皇帝对父亲的恩宠,将“午亭山村”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匾联刻成石碑,在自己老家中道庄城门前建楼珍藏。并在“午亭山村”四字正中雕一方印,上书“康熙御笔之宝”六个朱红篆字,并取名“御书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