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攻略>行业资讯 > 景区资讯>正文

老君山:《道德经》的十句话,教你十个处世大智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21 来源:老君山景区

哲学家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

短短五千言的《道德经》,浓缩了老子对宇宙、天地、国家、社会以及人生的思考。对于我们来说,在汲取老子思想的精髓之时,应该尽可能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来。智慧增长,对事情看得通透了,人生也就会更加的顺利。

今天,君君将和你一起寻找,那些藏在《道德经》里的十个处世大智慧:

01、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最高品德的人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甘居低下而不与万物相争。它谦和、柔顺、不争,却也拥有着百折不挠,永远向前的意志。

02、持而不盈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这一章中,老子教育我们做事不要做得太满,太满就溢出来了,得不偿失;另一方面则要有“放手”的气度,时刻保持谦逊、抑制自己欲望,在功成的时候坦然放手,以此成就自己。

03、知人者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真正的修行,就是先了解自己,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无论怎样都要谦卑地低头向下,就像一棵饱满的麦穗。知道了自己的迷惑,才能学会谦虚,谦虚地做人做事,你就是一个真正的智者。

04、福祸相依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从好事中看到危机,就能够居安思危,及时处理危机。从坏事中看到机遇和希望,就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甚至反败为胜。

05、顺其自然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太过要强的人,自我感觉良好,事事都要自己主导。他们在争强好胜之中,不断损耗自己的精气神。其实,做人有韧劲、懂变通,以柔克刚何尝不是大智慧。

06、企者不立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踮着脚的人,也许站得高,却注定站不稳;迈大步的人,也许走得快,却注定走不远。孔子曰:“无欲速,欲速则不达。”人生是场马拉松,与其走得快,不如走得稳。

成功学上,有个“一万小时定律”:要想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需要每天坚持三小时,十年不间断。付出一万个小时的努力,才能做出成绩。若要干大事,就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扎稳打。投机取巧,最终只会是半途而废、一事无成。

07、知足常乐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人生的灾祸大多来源于不知足,最大的错误莫过于贪欲滋长。红尘滚滚,我们之所以迷茫痛苦,不是因为物质上的缺失,而是因为心灵的干涸。回归自己的内心,知足常乐,感悟生命里的平常幸福,才是人生的真相。

08、低调谦逊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眼里只有自己优点的人,就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自以为是的人,就听不进别人的话,很容易目中无人。自己夸耀自己功劳的人,其实没有功劳,也不会让自己彰显。静水流深,越优秀的人往往越是低调。

与人相处的时候,懂得谦逊,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向别人的长处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我。

09、光而不耀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圣人方正而不孤傲,喻指道者虽有所合于规矩;有棱边而不至于割伤别人。比喻为人廉正宽厚。坦率但不过分为放肆。”光而不耀”即光明而不耀眼。

真正的成熟就是老子说的,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这的确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10、懂得迂回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弯曲可以保全,受压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于是更新;单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
在顺境时保持“屈”,是低调与谦虚;在逆境时“屈”,则是忍耐与保全。能伸,不是目中无人,更不是得意忘形,而是一种维护自尊和满怀信心的明智之举。

#4月21日


今天的分享

只是《道德经》

人生大智慧的冰山一角

今后,君君将和你

一起探究道德经的奥秘

汲取老子思想的精神养料

(周向毅)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