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穆青题词“中原独秀”认识了尧山,因为李凖的“三黄五红十绿”认识了尧山。认识尧山,还在于“无限风光青龙背”的摩崖石刻。
看见青龙背,李凖说“飞龙在天”,那是1997年的秋天。
在西观景台东望,一处绝壁横亘南北,起伏跌宕,南端山峰斜出,如高昂的龙头,龙嘴微张,龙睛炯炯。龙身粗壮,拱成一道巨大的弧形,龙鳞朦胧,龙鬃竖立。大自然雄壮、脱俗之气扑面而来,心有所感,脱口而出。

清风疏影,鸟鸣树梢,风起山林,山尖云过,凌霄微分,轻岚无声,幽岫远铺,斑驳无涯。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悠悠然如腾云驾雾,心中顿觉豪情万丈,眼前豁然开朗。

上青龙背易,下青龙背难。
龙尾处是三步一旋,两步一折,呈“之”字形从绝壁顶端垂入谷底的悬梯,北起三松台,南到西城门,全长416米,台阶175级。岩壁笔直,光滑如砥。走在上面,白云头顶飘忽,脚下深不见底,有种步步惊魂摄魄的刺激感。
青龙背四季迷人。春季,百花缀崖,重重怒放;夏季,峰峦叠翠,云荡蓝空;秋季,静谧深邃,霞染秋山;冬季,银装皎洁,玉树多姿。
相传,青龙背是伏牛山神话留下的圣迹,青龙在清晨神鸡报晓中,永远定格在了这里。在尧山,青龙是一条山岭,黑龙、白龙则是两泓潺潺清流。
早在夏代,刘姓始祖刘累就钟爱这片山水,在此拜尧御龙,留下千古佳话。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在此降生。
青龙背,是一座蕴含自然与精神资源的“富矿”,此生必探。



山门→迎凤树→黑龙潭→通天门→浣溪云境→白牛城→石人索道→西观景台→炼丹峡栈道→青龙背→白牛城口→浣溪云境→通天门→黑龙潭→迎凤树→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