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止园
看了那么久的皇城相府 你知道这里还有座 谁来都得先驻足观赏一番的建筑吗 这就是 风光怡然的相府花园——止园 “止”园意为 “叹为观止”“高山仰止”“行而知止” 从止园书院的过道北门出而西折 风光怡然的相府花园——止园 翠树拥黛、碧水交流、亭秀廊曲 步画廊,入小亭 陈廷敬为这“快哉亭”题一联云: “趿露花中如美酒,谈诗泉上似高贤。” 颇有夏日远山疏树,近水薄荷 蜻蜓飞舞,蜂蝶穿花 漫步花丛如饮甘醇的畅快心情 以及和朋友们谈诗论文的闲情适趣 止园的山水楼台 荡漾着淡散的生活气息 止园的曲江烟柳亭也是大有来头 传说这曲江烟柳亭的名字系康熙所赐 当年康熙皇帝下榻皇城相府,陈廷敬在曲江与南塘之间的闲亭摆下宴席盛待君王。此亭前后,绿水环绕,鸟啾枝头,南塘中鱼跃鹅欢,南书院童声成趣。 康熙皇帝惊奇这山村僻野竟有如此怡人景致,不免啧啧称叹,当即为此亭赐名“曲江烟柳亭”,并亲书匾额。 转入止园书院的南门外 还有这里有一井泉,为止园昔日的饮用水源 据说陈廷敬的二儿子陈豫朋与兄弟分家得止园后,饮如佳酿的井泉之水使他心舒意满,喜从中来,因而命其井为“濂泉”,并自号“濂村”。 还和女儿陈静渊在这止园中留下千古名句 “何由一尽承欢意,惟托红笺问远安。” “孤怀不觉海天宽,雨苦风衰雾缈漫。” “辍笔恐萦闺阁虑,强从纸尾署平安。” 止园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景致 要数皇城古八景之一的“石壁飞鱼”了 相传在陈昌期年轻时,此处忽然来了一位衣衫褴褛、满身污垢的老道,他横走顺卧,邋遢不堪,引得许多人围观。陈昌期闻之,特意为他送了饭菜。老道吃饱喝足后告诉他: “此山之中有一石鱼,已经千年修炼,现欲飞出。鱼跃龙门,陈家后辈将有将相之才。”说罢老道扬长而去。陈昌期即命人在老道坐卧处刻上鱼纹,筑起此亭,取名“飞鱼阁”,并称此山为“鱼山”,自己也以“鱼山”为号。 没过多少年,陈昌期的儿子陈廷敬果然金榜题名,并入阁拜相。老道的预言果真应验了。 而且,陈廷敬还把康熙皇帝御赐的《千字文》等墨宝真迹收录为《御赐点翰堂法帖》,亲自镌刻于石,嵌入止园廊下,还修建了储藏历代家人著述、书籍的“宝文轩”,以训示后辈耕读传家以礼自持,建功立业兼济天下,这些对后世子孙是何等的鼓励和鞭策。 然而,曾经沧海之水,已历巫山之云,在宦海沉浮了几十年的陈廷敬,深知其中的艰难险恶,因此非常留恋止园溪水潺潺、石麓清幽的如画景色。在看假山嶙秀、观池荷已零的流杯亭,他写下了《池上晚秋》的诗篇: 山池如回溪,缘流时独往。 潺潺出石间,几曲声逾响。 残荷虽已零,秋水日夜长。 涧边木芙蓉,亭亭接幽赏。 波净理轻舟,聊作江湖想。 “叹为观止”叹的是这景色如江南园林 构思精巧,风光怡人 “高山仰止”敬的是这品德高尚 廉洁行政,令人景仰 “行而知止”知的是要懂得“行” 更要知道“止” 适可而止,也许能走得更远 温馨提示 为进一步做好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游客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省、市、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部署,现将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入园疫情防控提示如下: 1.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工作要求,所有游客可在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携程、美团等平台购票,景区实行实名制门票预约制度,确保游客信息可查询可追踪。 2.凡省外地区来晋旅游的游客,进入文旅场所必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团队游客,必须落实三天三检核酸要求;从第四天开始,每两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直至离开晋城。 3.景区日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各景区酒店暂不接待高、中、低风险地区的游客以及有疫情但未调整风险区且有外溢风险的县(市、区)的游客。省内游客,查验5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行程码绿码、扫场所码、测体温、戴口罩即可进入。 4.景区入园三必检:一是健康码、行程码为红码、黄码的暂不接待;二是体温检测有异常的暂不接待;三是未规范佩戴口罩的暂不接待。 5.游览时自觉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对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地方增加并安排专门人员管理,游客须主动配合工作人员进行预约健康码核验、体温检测、消毒等管理。 6.景区严格执行环境卫生消杀制度,对景区售票大厅、休息区等公共区域及高频使用基础设施进行定时消杀全覆盖,不留空白死角,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动态的健康管理,确保为广大游客提供安全的游览环境。 7.为节省您的宝贵时间,请省外游客提前登录“晋来登”,填写“来返晋人员预约申报登记”,提高疫情防控检查速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