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攻略>行业资讯 > 景区资讯>正文

老君山景区:今日白露丨满载晨光,奔赴秋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07 来源:老君山景区
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大。


01/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

鸿大雁小,自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详见雨水节下(雨水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二候玄鸟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玄鸟解见春分(春分初候,玄鸟至;燕来也),此时自北而往南迁也,燕乃南方之鸟,故曰归。

三候群鸟养羞

《礼记》注曰:“羞者,所羹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指储藏食物。《逸周书·时训》:“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羣鸟养羞。”朱右曾校释:“养羞者,蓄食以备冬,如藏珍羞。”

02/白露节气


图|白露节气

白露是热与凉分水岭,“白露”代表暑热的结束。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因此温度下降也逐渐加速,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一说。

图|白露节气

白露后,昼夜温差渐渐拉大,白天午午气温虽较高,但早晨与夜间已有丝丝的凉意。从白露节气开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各地陆续开始进入到秋天。

03/白露习俗


图|白露节气

1、收清露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2、祭禹王

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3、白露茶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到了白露节气,秋意渐浓。

白露一过,天气渐渐转凉,

秋天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心情也该不慌不忙。

好不容易盼来了凉风习习,

在这个不冷不热、温度恰好的季节,

不妨来老君山走一走!

草木染露,月盈人满,

愿小伙伴们:

满载晨光,奔赴秋光!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