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攻略>行业资讯 > 景区资讯>正文

增强文化自信,保护传承非遗项目,国家级非遗文化——地坑院营造技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14 来源:陕州地坑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陕州地坑院景区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强化统筹协作,强基础、补短板,着力提升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水平,推进“非遗+”深度融合,努力开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新格局。

加强保护发展 绘就新图景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

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

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人类穴居活化石”。进入村内,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犬吠,却不见村舍房屋,”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就是它的真实写照。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陕州地坑院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拥有多项省市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区目前开发了多类非物质文化遗传体验项目作为研学课程供研学团队进行体验学习,志在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进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的发扬与传承

这种神秘奇特的民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据资料考证,四千多年前的轩辕黄帝时期,陕塬先民们已经掘地为穴而居,《诗经》称为“陶复陶穴”。早在庙底沟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地坑院的雏形。  

由于地坑院其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不同于其他民居建筑的营造技艺,更不需要额外购置与运输大量的木材石材,决定了地坑院是最经济实惠的建筑

地坑院营造技艺既与传统的阴阳八卦密切结合,又和宅主的运程息息相关,即:“院里窑洞开挖的方向,依照传统的八卦方位确定,分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

地坑院的建造过程共分为四个步骤,即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

地坑院的构造其实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米~7米深,长l2米~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作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14个窑洞,工程量2000个土方左右。窑洞高3米左右,深8米~12米,宽4米左右,窑洞两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两米以上至顶端为圆拱形。

其中一孔窑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

人住在坑里,排水问题自然是第一大事。为此,他们在地坑院中间下挖了深4~5米的旱井、俗称渗坑,专门用来聚集和渗进入坑内的雨水。地坑院与通往地面的通道旁有一口深水井,加一把辘轳用于解决人畜吃水问题。渗井直径约1m、深度一般为8m左右,可解决全年最大降雨量800ml的排水问题。渗水澄清后,可做生活用水。

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进入村内,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犬吠,却不见村舍房屋,”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就是它的真实写照。

陕州地坑院始终致力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系统认真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大非遗研学力度,传播非遗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保护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助力非遗传承!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