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攻略>行业资讯 > 景区资讯>正文

百年遗韵,廉润古今——康百万庄园南大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4-13 来源:康百万庄园

古语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康百万的明珠“家风家训展馆”——南大院。

南大院是康家发展鼎盛时期的象征,也是一座展示康家品位和修养,展现家族在农、官、商公共关系处理中所处的独特地位和处世风格的重要场所。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的指示精神,由巩义市纪委牵头,借助康百万庄园这一历史文脉,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好家风”主题,历时一年九个月时间,以创新的方式打造了康百万家风家训展馆,展馆分为六个部分。

01、家风流长

02、修身齐家

03、奋斗兴业

04、家国情怀

05、河洛乡风

06、时代新风

随着院子的建筑格局依次分布。

南大院展馆门口左侧,放置有孔府同样的“戒贪图”。

画中貌似麒麟的动物,就是传说中的“贪”。虽状似麒麟,但其本质却与麒麟有着天壤之别。麒麟为仁兽,能造福人类,民间就有麒麟送子之说。

在古代,麒麟的出现是一种美好的象征,会给人们带来喜庆吉祥;而贪则是贪婪之兽,其生性贪得无厌。壁画上贪四周的彩云中,全是被其占有的宝物,包括了“八仙过海”中的八位神仙赖以漂洋过海的宝贝,应有尽有。

但它还不满足,仍目不转睛地对着太阳张开血盆大口,妄图将太阳吞入腹中,占为己有。

野心膨胀,欲壑难填,最终落个葬身大海的下场。


这幅图是康百万家族第十四世康应魁到山东做生意,瞻仰祭拜孔子时发现了孔府照壁上的《戒贪图》,便请画师依照原图复制到此,警诫后世子孙要以德为本,节俭戒奢,手莫伸,心莫贪!

家风:河洛汇流,中华文明之智,河图洛书,河洛文化之源……康百万家风家训的形成正是根植于河洛文化的沃土上。

修身:修身为人生之本,兴国之基。康百万家族将家庭视作人生旅程的起点,将家风视作精神成长的沃土,强调谨言慎行,率先垂范,将优良的传统习惯根植于内心并世代传承践行,使其家业绵延四百余年。

奋斗:康百万家族秉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突围于中原相对保守内敛的商业文化藩篱,打破传统的宗亲管理局限,从社会各方选聘善于管理各种行业的“相公”“柜先儿”,开创庞大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先河。

情怀:康百万家族兴盛后,难能可贵的是心怀感恩,推己及人,将扶危济困、造福桑梓视为日常,将胸怀天下、兼济苍生作为传承。

乡风:一方水土养一方百姓,一个家庭影响一域风气,一域品性高洁的人,促成蔚然文明乡风。以康百万家风家训为典型的巩县特色家风家训是造就乡风文明的重要因素。

康百万家族富甲三省,船行六河,财富无以计数。但其院内依然题写了“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子孙”来警示后代要行为端正,谨言慎行;以“出畏之,入惧之”为门户之铭来警示子孙要心存敬畏,有所畏惧;更是将“知所止,谦受益”题写于门楣上方,时时告诫子孙不可贪得无厌,要适可而止。

正是深受家风的熏陶,康家后代人才辈出,为官者众多。其中15代康道顺为官期间严于律己,勤俭为公的事迹更是为后人称颂。

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这既是对中华美德的传承,也是对时代要求的呼吁。同心共筑中国梦,离不开“清廉家风”的滋养,更离不开每一个家庭的力量,让我们行动起来,以德立家,以廉齐家,以俭兴家,以家庭出彩助推中原更加出彩。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