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21 个节气,斗指癸;太阳黄经 255°;于公历 12 月 6 日至 8 日交节。大雪至,天气更寒,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此时,气温显著下降,不少地方会出现积雪,自然界的万物大多蛰伏起来,准备度过漫长的寒冬。
大雪的由来与物候 大雪,标志着仲冬时节的进一步深入。“大雪” 这个名称的由来,与这个时节特有的自然现象有关。在大雪时节,随着气温持续走低,水汽在寒冷的空气里更容易直接凝华成雪花,当降雪的概率和强度相较小雪时节明显增大,往往会出现较大范围的降雪,积雪也更容易堆积起来,因此得名 “大雪”。 大雪三候 一候鹖鴠不鸣:鹖鴠即寒号鸟,大雪时节天气寒冷,寒号鸟感知到阴寒至极,便不再鸣叫,意味着此时的天气已经寒冷到了一定程度,动物们的活动也因寒冷而减少。 二候虎始交:大雪时节是阴气最盛的时候,但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出现求偶行为,体现了动物顺应自然节气变化,在阳气萌动之时进行繁衍后代的准备活动。 三候荔挺出:“荔挺” 是兰草的一种,在天寒地冻之中,荔挺感受到阳气的萌动,从而抽出新芽,这表明即使在寒冷的仲冬,万物也在悄然孕育着生机,预示着春天的希望和生命力的蓄势待发 。 大雪习俗 腌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时,很多地方的人们会忙着腌制肉类。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等香料炒熟,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再放入缸内腌制,之后取出挂在屋檐下晾晒干,制成腊肉、香肠等腌制品,为新年做准备。 进补:大雪是 “进补” 的好时节,有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 的说法。此时人们会食用一些温热、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牛肉、羊肉、萝卜等,以抵御严寒,补充气血,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也会适当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保证营养均衡。 玩冰赏雪:大雪时节,北方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普遍降到 0℃以下,冰雪活动增多,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如滑雪、溜冰、打雪仗、观冰灯等。在南方,人们也会期待雪花飘落,欣赏雪景。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从古至今对农事指导意义重大。它依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精准反映四季与气候特点。在马头岭的研学中,学生通过老师讲解以及园区展示,知晓节气与农事、民俗等紧密相连,领略其丰富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感受古人顺应自然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