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攻略>行业资讯 > 景区资讯>正文

马头岭生态园:冬至|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1 来源:马头岭生态园


二十四节气

——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22 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 270°;于公历 12 月 21 日至 23 日交节。冬至临,气候严寒,冬至日北半球的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它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意味着寒冷的冬季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此时,气温进一步下降,江河湖泊多被冰封,动植物们也多以各自的方式适应着这凛冽的时节,或休眠,或深藏,共同抵御着冬日的萧索与酷寒,期盼着春阳的再次眷顾。

冬至的由来与物候

冬至,标志着数九寒天的正式开启。“冬至” 这个名称的由来,与这一节气独特的天文和气候特征紧密相连。在冬至之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但地表热量仍在持续散失,气温继续下降,寒冷的程度愈发加深,“至” 有极致之意,故而称为 “冬至”,它是阴阳转换的重要节点,也蕴含着否极泰来的希望与寓意。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冬至之时,蚯蚓交缠成结,蜷缩于泥土之中。此时阴气盛极,大地寒冷冰封,蚯蚓以这种方式蛰伏,减少能量消耗,安然度过寒冬,彰显出生命顺应自然规律,于酷寒中求生存的本能。

二候麋角解:冬至一阳生,阳气初动,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这是自然节气交替下生物体内阴阳变化的外在体现,麋顺应阳气萌动的契机,褪去旧角,为新的生长周期做准备,也象征着万物在严寒中悄然孕育着新生与转变。

三候水泉动:尽管冬至天寒地冻,但深埋地下的水泉已悄然感知到阳气的回升,开始微微涌动。这细微的变化预示着大地之下生命力量的复苏,即使冰天雪地的表象仍在,却已暗藏春的消息,仿佛在无声地宣告寒冬终将过去,新的生机即将喷薄而出。

冬至习俗

吃汤圆 / 饺子:“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冬至节气时,很多地方有吃汤圆或饺子的习俗。北方多习惯包饺子,将面粉擀成薄皮,包上肉、萝卜、白菜等各种馅料,捏合成月牙状或元宝状,煮熟后热气腾腾。饺子形如元宝,有 “招财进宝” 之意,也象征着新旧交替。而南方不少地区则流行吃汤圆,把糯米粉加水揉成面团,裹上芝麻、花生、豆沙等馅料,搓成圆球状下锅煮熟。汤圆寓意着团圆美满,一家人围坐共享汤圆,传递着家庭和睦、幸福的温情,在寒冷的冬至日里,无论是汤圆还是饺子,都承载着浓浓的民俗文化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养生:冬至是养生的重要节点,有 “冬至一阳生,养阳正当时” 的说法。此时人们会注重饮食调养,多食用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核桃等,以补充体内阳气,抵御寒冷。也会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遵循自然规律,休养生息。

绘九九消寒图:冬至过后,便进入数九寒天。人们会绘制九九消寒图来记录寒天的进程。常见的有文字消寒图,如写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每日一笔,写完正好九九八十一天;还有梅花消寒图,画一枝素梅,有八十一瓣梅花,每日染一瓣,待九九尽,梅花盛开,春天也就不远了。这不仅是一种消遣娱乐,更是对寒冬的一种诗意对抗,蕴含着对春回大地的殷切期盼。

冬至时分,马头岭生态园秋冬研学的篇章将缓缓合上,而冬令营的序曲正悄然奏响。当研学的足迹还在记忆中留存余热,冬令营的憧憬已在孩子们心间蓬勃生长。

在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孩子们曾在研学中探索自然的奥秘,触摸历史的脉络,感受文化的温度。如今,冬令营即将拉开帷幕,为他们带来全新的成长机遇。马头岭生态园宛如一座知识与欢乐交融的城堡,静静等待着孩子们的再次到来。

这里有悉心关怀的老师,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温暖舒适的营地环境。孩子们将在冬至的阳光里,续写与马头岭的精彩故事,开启一段难忘的冬令营之旅,收获知识、友谊与成长的力量,让这个冬至成为他们记忆中闪耀的璀璨星辰。

马头岭采摘指南

红心火龙果


奶油草莓

预约电话:15737576606(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