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节气
——冬至
冬至的由来与物候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冬至之时,蚯蚓交缠成结,蜷缩于泥土之中。此时阴气盛极,大地寒冷冰封,蚯蚓以这种方式蛰伏,减少能量消耗,安然度过寒冬,彰显出生命顺应自然规律,于酷寒中求生存的本能。
二候麋角解:冬至一阳生,阳气初动,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这是自然节气交替下生物体内阴阳变化的外在体现,麋顺应阳气萌动的契机,褪去旧角,为新的生长周期做准备,也象征着万物在严寒中悄然孕育着新生与转变。
三候水泉动:尽管冬至天寒地冻,但深埋地下的水泉已悄然感知到阳气的回升,开始微微涌动。这细微的变化预示着大地之下生命力量的复苏,即使冰天雪地的表象仍在,却已暗藏春的消息,仿佛在无声地宣告寒冬终将过去,新的生机即将喷薄而出。
冬至习俗
吃汤圆 / 饺子:“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冬至节气时,很多地方有吃汤圆或饺子的习俗。北方多习惯包饺子,将面粉擀成薄皮,包上肉、萝卜、白菜等各种馅料,捏合成月牙状或元宝状,煮熟后热气腾腾。饺子形如元宝,有 “招财进宝” 之意,也象征着新旧交替。而南方不少地区则流行吃汤圆,把糯米粉加水揉成面团,裹上芝麻、花生、豆沙等馅料,搓成圆球状下锅煮熟。汤圆寓意着团圆美满,一家人围坐共享汤圆,传递着家庭和睦、幸福的温情,在寒冷的冬至日里,无论是汤圆还是饺子,都承载着浓浓的民俗文化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养生:冬至是养生的重要节点,有 “冬至一阳生,养阳正当时” 的说法。此时人们会注重饮食调养,多食用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核桃等,以补充体内阳气,抵御寒冷。也会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遵循自然规律,休养生息。
绘九九消寒图:冬至过后,便进入数九寒天。人们会绘制九九消寒图来记录寒天的进程。常见的有文字消寒图,如写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每日一笔,写完正好九九八十一天;还有梅花消寒图,画一枝素梅,有八十一瓣梅花,每日染一瓣,待九九尽,梅花盛开,春天也就不远了。这不仅是一种消遣娱乐,更是对寒冬的一种诗意对抗,蕴含着对春回大地的殷切期盼。
马头岭采摘指南
奶油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