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导游词>华东区导游词 > 江苏省>正文

淮安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导游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2-02 来源:红色旅游网 作者:科潮网
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坐落在淮安市美丽的大运河畔,这里是周恩来6-10岁生活学习的地方。
   周恩来雕塑广场是1998总理诞辰100周年之际新建。浮雕是汉白玉做成,雕塑的基座选用青灰色的花岗岩,与洁白的汉白玉相衬,象征周总理一身清白,高风亮节的品质,浮雕的基座南面距浮雕1米,东西两边0.8米,北面为0.9米,寓意是周恩来同志于1898年诞生。在总理的身后用他生前最喜爱的梅花作背景,寓示着他有寒梅一般的品格。浮雕的背面,以黑色大理石为底,镌刻着周恩来青年时代著名的诗篇《大江歌罢掉头东》,显得古朴、庄重。
   雕像的右后是正门,门匾上李鹏总理手迹写着“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进了门是读书旧址的第二部分――私塾馆。周恩来1898年3月5号出生在江苏淮安,1904年,周恩来6岁时,随父母、嗣母与两个弟弟由出生地搬住当年清江浦外祖父万青选家读书。外祖父万青选曾经担任清江浦三任的县令,外祖父家当年叫万公馆,与陈家花园私塾馆相临。当时和周恩来一起在私塾馆读书的还有周恩来的两个弟弟和表妹万怀芝、万芳贞等人。一年后,周恩来等人又到陈家花园私塾馆入学,师教和母教结合,周恩来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
   周恩来童年时期在淮阴生活了4年,他在这里接受早期的启蒙教育,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薰陶,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周恩来经常到外祖父书房,阅读起《西游记》等。《西游记》是恩来读的第一部小说,其中的神话故事,既开阔了他的思路,更使他明白了为探求真理不畏艰辛、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道理。
   周恩来童年故居与私塾馆只隔了一条石板街,故居一共14间,当年周恩来全家住在外祖父家,周恩来母亲万氏认为常住人家也不好,在买彩券中了头奖有了钱后,就租了这所房子。粗壮繁茂、枝叶婆娑的腊梅,周恩来当年曾亲手浇培。每到腊月,花蕾绽放,傲霜怒雪,院里院外,香气袭人。这腊梅花瓣呈黄色,人们习惯称它是“一品梅”。一品梅以寓总理官至一品,德至一品,人至一品。著名书法家谢冰岩先生曾作诗一首:“铁骨凌霜健,疏影映空阶,年年花劲发,仍为伟人开。”
   周恩来父母居室,中间墙壁上悬挂的是周恩来外祖父的书法墨迹,大红洒金的中堂是篆书“寿”字,两边的对联也是篆书,内容是:“明月照清兴,好风来故人”。两侧墙壁上挂的是梅花四屏。东侧房是周恩来父母的卧室,因为周恩来父亲一直在外地做事,所以平时只有周恩来母亲万氏居住。西侧是周恩来父亲的书房。生母万氏贤慧、善良,很有办事能力,常常担当调解家庭纠纷的角色。
   1907年,生母万氏生病,这时,周家已经靠借债度日,家境十分困难。在湖北做事的父亲已无钱寄回。恩来只好典当衣物为母亲看病,他几乎每天要到当铺典当,到药店买药。
   生母万氏病情越来越重,恩来每天都要为母亲熬药、喂药。不久,万氏便离开了人世。周恩来不满周岁时,他的小叔周贻淦病危,膝下无子女,按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习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周家为了“冲喜消灾”,将幼小的恩来过继给了周贻淦。可是这样也没有挽救小叔的生命,两个月后他便病故了,嗣母陈氏出生于书香门第,有较高的传统文化修养,书画诗词,无所不通,她在恩来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让恩来很早地接受了传统文化的薰陶。万氏去世后,嗣母陈氏也因肺病卧床不起,病入膏肓,1907年冬天,嗣母陈氏就在这间房屋离开人世。刚刚10岁的恩来在一年中失去两位母亲,十分悲痛。
   西墙壁上挂的是周恩来在日本留学时的一篇日记《念娘文》:“我把带来的母亲亲笔写好的诗本,打开来念了几遍,焚好了香,静坐了一会儿,觉得心里非常的难受,那眼泪忍不住要流下来。计算母亲写诗的年月,离现在整整的二十六,那时候母亲才十五岁 ,还在外婆家呢。想起来时光容易,墨迹还有,母亲去世已整整十年,不知还想着有我这儿子没有。” 西侧的这间厢房,是周恩来童年乳娘的房间,乳娘蒋江氏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朴素、勤劳、仁爱的品质,对童年恩来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周恩来喜欢放风筝。周恩来从小就十分勤劳,喜欢帮助家人做事。清晨他总是将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周恩来童年的书房,里面是恩来晚上读书的地方,外面是恩来玩耍的地方,有时候他和小伙伴们在这个桌子上拼字块,他们最常拼的就是“锄禾日当午”这首诗,恩来天资聪颖,总是拼得最快。

下一页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关键词: 淮安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