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导游词>华东区导游词 > 江苏省>正文

江苏如皋定慧寺导游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8-20 作者:科潮网
寺名定惠知何代?桥古碑横不计年。

  古树乱鸦啼晚照,故园新蝶舞春烟。

  七层宝塔化尘路,五色云衢散上天。

  惟有玉莲池内水,沧浪深处老龙眠。

  如皋定慧寺位于县城东南。其历史悠悠,在江海地区首屈一指。唐《续高僧传》:“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晋王杨广请智颉大师设僧会,授菩萨戒。道经如皋,诛茅建寺。建十级宝塔,定名定惠。”过去如皋县志和碑文多记载寺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或记宋天禧年间(公元1017–1021年)。以《续高僧传》,则定慧寺的隋建年比唐记早近六十年,比宋记则提前三百七十多年了。


  沿革变易

  智颉大师为定慧寺的开山祖。宋天禧年间,有过一番振兴。到了明万历年间,寺庙已是垣颓像毁,荒废不堪,僧无几人。其间有僧素芳率弟子性乾、性德来定慧寺寄住,见其寺院颓废,立志修复。性乾公为筹款不惜以油灯炙烤脚踝,以铁索盘胸,以示虔诚,向大众募化。其行感动四方信众。明万历三十五年 (公元1607年)开始重修寺院,不久,大殿落成。此后,性乾公又立誓取海外旃檀香木(古称檀香木)做佛像,后在郁林洲 (今广西玉林县)获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运抵如皋。雕成毗卢大佛。其时湛明上人在嘉禾(今浙江嘉兴)购“明藏”收藏。定慧寺空前兴旺。

  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僧傅曾、妙严主修大殿与钟鼓楼;后三十年,大殿又经傅仁和尚主持重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如皋建师范学堂。此时全国各地行废庙办学之风,定慧寺住持振源前往北京,对外宣说称“请经”,实则去叩见清廷王爷,寻求庇护。后果得慈禧赐“辉映中华”题匾和庆亲王手书,并获清廷赐“龙藏”一部,回如之时,为壮声威,僧众演出了轰动如城的“迎藏”仪式。定慧寺拳旨改为“兴教定慧禅寺”,并且办起了“僧立小学”。民国年间,定慧寺先后请高僧谛闲、仁山、太虚、常惺等法师莅如讲经,弘扬佛法。

  建筑布局

  定慧寺建筑形式为仿唐式。现在基本保持了明、清遗留下来的风貌。定慧寺占地总面积约十六亩,平面布局成“回””字型,即闻名的“楼包殿、水环寺、门朝北”的格局。

  门朝北,据不少古园林专家、学者来如考察,认为门朝北,较为罕见,亦引起游人兴趣。对此解释是,定慧寺过去位于古城河的南边,到了明嘉靖年间,为防倭患,嘉靖三十三年后筑城防,定慧寺被包入新城。这样,定慧寺北有古城河,南有龙游河,西有玉莲池,东有放生池,形成了“水环寺”的天然地势。明万历间,定慧寺重塑佛像,大兴土木,为方便起见,索性北向,这就是山门向北之故。如此,整个建筑采取协调手法,将原山门改为藏经楼,又形成楼包殿宇的格局。

  大雄宝殿为定慧寺的主体建筑。殿高10米,为“四级歇山式”,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山门面阔三间,又称金刚殿。门前置石狮一对。金刚殿与大雄殿之间有石阶九重,上为二门,二门面阔五间,为大殿之护门。大殿之南的藏经楼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楼上珍藏佛经法宝,楼下供佛像。东侧有禅堂、引堂、方丈室、观音楼等。西侧有大悲殿、华严楼、斋堂、讲经堂、僧寮、库房等。从1990年起又早在山门和二门两侧,恢复建造了钟、鼓二楼,在东北部辟建了“功德林”素菜馆。

  佛像之冠

  如皋定慧寺的佛像,无论明代和现代,两堂均具有较高水准。明代佛像用旃檀香木雕塑,采取“千佛绕毗卢”布局。木像在“文革”中被造反派当作药材毁去,一应佛像,毁坏殆尽。

  1983年,定慧寺经江苏省政府批准,重获开放。为塑造一堂艺术水准高超的佛像,定慧寺的长老同统战、宗教部门不远千里从福建泉州请来当地享有盛誉的塑雕大师詹振辉,从1984年开始,历经五个寒暑,完成了全部雕像,布局仍按传统的“千佛绕毗卢气”,大佛居中,上有香花二圣,二侧梵王、帝释,两厢十八罗汉、十二圆觉菩萨,背壁有“慈航普渡”、“五十三参”……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袁运甫教授看了定慧寺大佛和十八罗汉后,题写了“当代中国佛像之冠”的评语。

下一页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关键词: 江苏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