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攻略>行业资讯 > 景区资讯>正文

好客山东 游我来说︱跟着孟子游峄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29 来源:峄山风景名胜区
战国年间,邹鲁大地上的孟子已小有名气,众多学子纷纷慕名而来,拜在了他的门下。然而这些人学习都不够专注,为了洗涤弟子们的心灵,孟子决定以峄山为课堂,用山上的奇石、岩洞、佳景作教具进行教学活动,利用雄奇的大自然为弟子们陶冶情操、扩大视野、开阔心胸。   

峄山之阳,奇石异洞犹若漫天星斗,晶莹闪烁,顽皮逗趣,神韵无穷。一石一洞,一胜一景,无不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一曲动人心弦的乐章,一则妙趣横生的故事。子孙石赐人多子多福,将军石敌邪祟正。桃花洞内落英缤纷,一个花瓣一处石洞,庇护着青年男女们的纯真情爱;盘龙洞中洗耳泉,以此泉沐浴,人则耳聪眼明。
盘龙洞内孟子指点学生观其雄姿,诱导学生思其深义。它高悬于中,仿佛正在摇身轰鸣,振聋发聩,唤起人们的觉醒。人世间唤起人们觉醒的洪钟是什么呢?只有知识和学问,而掌握知识和学问的人,便是敲钟者。
大通岩相传是孔子讲学地方,孟子登上石壁,效法着当年孔子杏坛讲学那样,给弟子们讲起了仁义之说,修养之学。人们有句口头禅,叫做“天下国家”,可见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而家的基础则是个人。    
片石桥上烟笼雾罩,桥下云滚浪翻,阴森森,寒气逼人,人在桥上走,好似鱼在水中游。孟子要弟子们学习桥的精神,即便千人踏,万人踩,依然横越于激流和深沟险壑之上,让人们踏着到达理想的彼岸。
祖龙洞是攀登山顶的唯一通道,洞很窄很扁,经过者必须贴地爬行,不仅如此,全身着地以后还要屏息凝气,挤三挤,靠三靠,晃三晃,摇三摇,纵三纵,跃三跃,需肯屈尊匍匐,甘历万险者,方能从这巨石狭窄的夹缝中穿过。然而,一旦超脱了这巨石的钳制,便顿感乾坤朗朗,心胸荡荡,可一鼓作气地直上青天了。
孟子利用这个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讲起了艰苦环境对人的砥砺磨炼作用。那些有德行、有智谋、有本领和有知识的人,多是经历过无数劫难。舜兴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都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登上五华峰,攀上观海石,漫步于绝顶境处,吻天接日彩云伴,心宽胸阔寰宇小。教育学生知识就是高山,学问便是峰顶,在它的面前,巍巍泰山,莽莽昆仑,皑皑天山,无不自惭形秽,甘拜下风。
游有所得,游有所乐,游有所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寄情峄山,拥抱春天。跟着孟子游峄山,我在这里等你……

主讲:王青

视频:刘岩英

编辑:贺金营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