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攻略>行业资讯 > 景区资讯>正文

大宋朝,竟然有两位名人热死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16 来源:启封故园
最近的气温肯定是热出新高度了

单身狗出门逛一圈

都变热狗了

平心静气都能听见汗水啪嗒落地的声音了

看见水都想跳了


命都承认是空调给的了


是不是有种被熬猪油的感觉?

知足吧您呐!

古代的夏天您知道多热吗?

据记载

有一年仅京城就热死一万多人

而且,很多名人都是因中暑而去世的

下边就为您说上大宋的两位

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奇闻异事

不胜枚举

关于他是中暑而亡的事情

鲜有人知

据载,北宋天佑八年间

实权在握的高太后去世

新党旧派的权斗

愈演愈烈

旧派落败而终

苏轼身为旧派即被新党大臣一贬再贬

终到了湿热难耐

且尚未开发的海南

海南虽然鸟不拉屎

瘴气十足,暑热侵人

但苏轼还算豁达乐观

艰苦的生活没能阻挡他读书写作

交友出游

还创造出了许多美食

东坡肉就是那时的杰作

宋徽宗继位

他怜惜苏轼才华

又逢靖国元年天下大赦

苏轼特赦北归

但,年事已高的苏轼

身体每况愈下

正值盛夏

再加舟车劳顿

眼见就要到家门口了

苏轼却中暑了

慌乱的家人不知所措

一代大文豪未能北归

而中途去世

不免令后世唏嘘

稍稍令人宽慰的

终算落叶归根

正是苏轼去世的这年


一位名为赵明诚的金石学家、诗人结婚了

结婚的对象名气才叫大呢

她就是李清照

婚后赵李二人恩爱有加

生活也滋润

可好景难常

金兵南侵

赵家瞬时倾颓败落

为能糊口

不得不南下为官

准备觐见宋高宗

糟糕的是

当时正值建康城高温肆虐

赵明诚心急又无意防暑

自然就中暑病倒了

所有医治都回天乏术

弃李清照而撒手人寰!

可见


防暑是古人直面的一大难题

且在古时大多数人都是在夏天去世的

古人又有什么防暑的妙招呢?

热,那就摇扇子呗

古代摇扇子不叫摇扇子

叫“摇风”

还有人给扇子起了文雅的名字——凉友

“凉友”不给力怎么办?

还有瓷枕头

因暑气而丧夫的李清照

就格外钟爱瓷枕头

一句: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可谓名垂千古

道尽了内心的心酸,

也颇耐人寻味

毕竟丈夫是中暑走的

钟爱瓷枕头的也绝非李清照一人

有钱人家都爱

您终于明白了那些达官贵人何故枕着那玩意儿

也不嫌硌得慌了吧!

瓷枕头也不行?

冷饮啊!

那就来杯冷饮吧!

您可别小瞧古人

古人早就发明了冰窖

还发明了冰鉴

这两玩意儿可是冰工厂与冰箱的鼻祖啊!

人们在地下挖一方冰窖

冬天藏足了冰

夏天取出来

放进冰鉴

 

就可以可劲儿造了!

尤其在宋代

冰饮得到了升级

出现了“凉水荔枝膏”

“冰雪冷元子”等等高级饮品

这可是西方冰淇淋的祖奶奶的祖奶奶了

据史料记载

宋孝宗就曾因吃冷饮而拉肚子

如果冷饮还不行

那就是只有冷水澡了

古人有“浸伏”的风俗

就是三伏天去水里洗个冷水澡

不管男女

不管是宫廷还是民间都有这样风俗

历史上还有一位“浸伏第一人”

——炼丹家葛洪

每年夏天他都要潜到水底

整整八天才出来!

还不行?

确实不太行

治标不治本是吗?

古人防暑的看家秘笈也告诉您吧!

从古自今

想要避暑最主要的就是临水而居!

就是临水而居!

就是临水而居!

这就是古代君王为什么

偏爱在临水的地方修建宫殿

就拿最近的清王朝来说

承德避暑山庄

颐和园就是这么来的

毕竟临水之处

温度不仅比他处要低个三至五度

更重要的是清风徐来的凉爽

是“凉友”“冰饮”和瓷枕所难能相及的

古人临水纳凉还喜欢侍弄荷花

古人把每年的六月二十四日称作荷花的生日

也正是在这三伏之间

荷花的文化才得蓬勃发展的

可见

荷花的文化地位

是离不开古人消暑纳凉的行为习惯的

那么,重点来了!

您到哪儿寻得一处消暑纳凉的临水之地呢?

别找啦!

就是朱仙镇启封故园了!


在这里

您不仅能感受到那自然的清凉爽快

更有惊喜多多等您获取

不来不知道

一来忘不掉!

(伏暑大礼等您了解)

赶紧行动吧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