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旗亭画壁的故事。
唐诗最初是按曲谱填词,供人吟诵和歌唱的。唐玄宗时期,同为边塞诗人的王昌龄、王之涣、高适都在东都洛阳留学,这时候的他们都都还没有当官,因为互相对对方倾慕所以便约定有机会要小聚一番。
在一次冬天,天上下着小雪,三位诗人来到酒楼小酌,忽然看到十几位梨园弟子聚会,于是三人便悄悄过去看他们表演节目。这时候又有四个漂亮的女子过来,过来一会,酒楼响起了音乐演奏的都是当时比较有名的曲子,因为三人在当时也唐代诗坛也已经有了名气,但一直没机会分个高下,于是便提出要以歌女唱谁的作品多以此分个高下。
第一位歌女率先唱道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听到是自己的,便在旁边的墙壁上写上一,并对二人说:“第一首是我的一首绝句。”
接着第二位歌女唱道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今寂寞,独是子云居。
高适听到后,也同样在旁边墙壁上写上一,并对二人说道:“这是我的一首绝句。”
之后第三位歌女唱道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五首》: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裴回。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这时王昌龄手又指向墙壁写上二,并说道:“第二首绝句。”
这时候王之涣脸上有些挂不住,然后对二人说道:“这几个唱曲的不过是不出名的丫头罢了,唱的也都是那些不入流的歌曲,那些高雅的曲子他们唱不了”
接着指着歌女中最漂亮的一位说道:“如果这位唱的时候,唱的还不是我的诗句,那我这辈子就不跟你们争了,不然的话你们要拜我为师。”
大家知道这第三首诗吗?我们下回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