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攻略>行业资讯 > 景区资讯>正文

巍然屹立的郭峪城,是时间的王者,亦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24 来源:皇城相府
郭峪古城,位于阳城县东北,高空俯瞰,整座城堡坐落在樊溪河谷中游最宽处,四周山环如郭,樊溪河穿城郭而出,萦绕在郭峪城前如襟似带,这样的山环水绕,钟灵毓秀,造就了郭峪城别样的气魄,被古建专家称为“中国民居之瑰宝”。2006年,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郭峪古城总面积达17.9万平方米,城头雉堞林立,巍峨壮观,城内豫楼高耸,独具特色。不规则的四边形城墙,围起一段不平凡的时光。
郭峪城墙建于崇祯八年,总长1400米,平均高度12米,宽5.3米,有城头列垛450个,城楼13座。貌似普通的城墙其实内藏乾坤,步入城内,驻足回望,您会发现其内侧627.5孔窑洞依地形排列,一层叠一层,酷似蜂窝,因此又形象地称为晋城古堡群中独具特色的“蜂窝城”。
与“蜂窝城”遥相呼应的是被誉为“蜂窝柄”的豫楼。位于城中央,高耸入云,直指蓝天,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崇祯五年,兵荒马乱,流寇四次攻打郭峪,致使郭峪房毁人亡,损失过半。崇祯八年,郭峪开工修城。据碑文记载,自崇祯十二年起,雨雪全无,蝗虫遍地,造成灾民无数。豫楼“以佣工养育饥民数千,为一方保安”。崇祯十三年,郭峪社首侠义豪商王重新独资修建了七层碉楼,故说这是一项以工代赈的工程。楼高33米,宽15米,进深7.5米,青砖砌墙,覆以砖券窑洞。楼内防御设施齐全,生活设施完备,还有地道可通城外。
楼堡竣工以后,取周易豫卦“豫则立,不豫则废”之意,称为“豫楼”。站在豫楼楼顶,古城美景尽收眼底,方圆数里,峰峦叠翠,美不胜收,被誉为“沁河流域第一高楼”。因此,郭峪城所拥有的不仅是资源禀赋,更是人间大爱。
城之西南,有城内最古老的建筑——元代汤帝庙。在阳城众多的汤帝庙中,郭峪古城的汤帝庙是规格最高的一座。九间通脊的成汤大殿,高悬于地面的元代榫卯结构戏台,都令人肃然起敬。


漫步城内,还会发现形制各样的官宦府邸、宅第民居、店铺作坊、苑囿园林、门楼影壁、水井遗址等,充分体现着古城是亦儒亦商亦耕的多重风格。



郭峪古城资源优渥,富甲一方,兴盛于唐,明朝末年,居住人口达到四千多人,共走出25位举人,16位进士。其中以连登科甲的张好古、张好爵兄弟载誉阳城,开启一代文风,张好古曾孙张多学,更是一代名相陈廷敬的启蒙恩师;以张鹏云和陈昌言为代表的两大家族,官宦累世、门庭显赫;以王重新为代表的豪商巨贾,财力雄厚、名闻四方。“前街西为陈,前街东为王,南沟住张家。”村里至今保存较好的四十多处国保院落,大都为这些家族所遗存。几百年的风霜战乱,许多宅子已经破损倒塌,但仍可从磨砖对缝的高墙、雄浑粗壮的梁架及精工细作的木雕、石雕、砖雕中,窥见当年的辉煌。



时光荏苒,岁月更迭,生命交替,如今的古城也多了些许的烟火气,昼夜轮转,静下心来在古城独具特色的民宿中更能体会出历史的积淀。而当太阳升起,郭峪古城又将焕发勃勃生机。
时光将青石打出薄浆,人文为砖瓦注入内涵。穿越历史风云,巍然屹立的郭峪城,是时间的王者,亦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一座古城正为您缓缓讲述一个新的故事。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