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攻略>行业资讯 > 景区资讯>正文

鸡公山:4.8日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别等“珍稀”了才珍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08 来源:鸡公山景区

今天,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不要等到珍稀才去珍惜

由于环境污染、栖息地减少、人类猎捕等原因,许多动物曾一度濒临灭绝。“我的栖身地不是你的建设地”——大熊猫,“我的皮毛不是你的皮草”——东北虎……

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不打扰、不伤害,与它们共存,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我国珍稀动物现状

中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据不完全统计,仅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原产于中国的濒危动物就有120多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5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有400种,列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更是达到成百上千种。此外,以湾鳄、暹罗鳄、食蟹猴、黑猩猩、非洲象等为代表的外来引进动物也陷入濒危,受到国家的重点保护。如何寻找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道,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恒久不变的讨论话题。

鸡公山的“国宝”们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是鸡公山林场,始建于1918年,是我国最早的国有场之一,由我国著名林学家韩安先生任第一任场长。1982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豫政[1982]87 号文件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经国务院国发1988]30号文件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河南省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具有动物多样性,据调查,本区共记录脊椎动物489种,其中还有珍稀、特有爬行动物。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小家伙”们吧。

黄缘盒龟

识别特征:背甲高隆,脊背明显,背、腹甲和胸腹片之间以韧带相连,壳可闭合;背、腹甲缘鲜黄色,故名黄缘盒龟。

据近年调查,在自然界的野生黄缘盒龟基本灭绝,极端濒危。

龟(别名:金龟、乌龟、草龟)

识别特征:背甲有3条纵棱,头部橄榄色或黄褐色,背甲及甲桥棕黄色。每一盾黑褐色大斑块。除东北、西北、海南及西藏外,全国其他地区都有分布。常栖于江泊、沼泽等地,营半水栖生活。

20世纪70年代以前龟分布普遍,现在自然界中的野生龟很难见到,属于极端濒危。

灰腹绿蛇

识别特征:全长1m左右,体细长,尾长约为全长的2/5,背面翠绿色,腹面淡黄色,眼后一条黑色纵纹穿过眼。栖息于海拔200~1000m的低山、丘陵的树林,树栖,以鸟、蜴及小型哺乳动物为食。这种蛇主要分布在信阳地区,数量少,属稀有种。

玉斑锦蛇

识别特征:体背灰色或紫灰色、背中央有一行黑色菱形大斑块,并镶有黄边。头背黄色,有明显黑斑。生活于山区森林,常栖息于水沟边或草丛中,以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为食,也吃蜥蜴。数量少,属稀有种。

紫灰锦蛇指名亚种

识别特征:全长不超过1m,头体背紫铜色,头背有3条黑纵纹、体尾背有淡黑色横斑块。栖息山区森林、山溪旁及路边。捕食鼠类及小型哺乳动物。7月产卵,卵数为5~7枚。主要分布于信阳地区,数量少,属稀有种。

世界上的濒危动物有794种,国内不幸占了120多种,地球上的生物原本自然形成食物链而互相依存,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本身。地球在周而复始得自我“革新”,人类应该同其它生物一起共同面对。守护动物,让人类不再孤单。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