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导游词>西北区导游词 > 陕西省>正文

西安碑林石刻博物馆导游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9-15 作者:科潮网
孔庙
  走进西安碑林石刻艺术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西安孔庙的旧址,这里保存着太和元气坊、泮池、棂星门、戟门等孔庙建筑。
  孔庙,是封建社会专门祭祖孔子的地方。最早的孔庙建于孔子的故里山东曲阜,各地方孔庙的形制格局基本相同,但最早、最大的孔庙应属山东曲阜的孔庙。
  请大家看这个牌坊,它叫太和元气坊。太和元气坊修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即公元1592年,是当时的皇族朱惟柪捐资400多两黄金所修建的。
  按照当时的礼制规定,进入孔庙应先经过太和元气坊,但因为太和元气坊的南面是城墙,不便人们出人,所以清代时便给西安孔庙加了围墙,西南两面开了供人们出入的礼门和义路,太和元气坊南面的墙被称作塞门,也叫影壁,墙外侧刻有由清末著名书画家刘晖书写的“孔庙”二字。
  大家猜猜这个半圆形的池子叫什么?它叫泮池。泮池最早建于元代,后几经修葺。在古代礼制中,天子之学叫辟雍,诸侯之学叫泮宫,泮宫东南和西南方向有水池,形如半月,故称泮池。
  这个门叫棂星门,门的上端有麒麟。在元代时为两扇门,到了清代改为三个门。每个门的门额上刻有文字,中门额书“文庙”,即孔庙,东门额刻“德配天地”,西门刻“道冠古今”。棂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是神话中主管取土的神。在古代,天子祭天先祭棂星,给门起名棂星,比喻祭孔子如祭天。在过去,进出这三个门有着严格的规定,每到祭孔大典时,中门只能进出主祭人员或最高官员,一般官员走西门,东门是供工作人员出入的。
  进入棂星门,道路的两旁各立有两个八棱状石柱,它叫“华表”,是明清时的。华表分柱头、柱身、柱基三个部分。柱头上设有承露盘,上边蹲着的动物叫獬豸(音xiezhi,兽名,性忠直),起着仪卫和端详的作用。古时华表的种类很多,也有等级之分,北京天安门和山东曲阜的华表是最高等级的。它们的顶上雕刻有盘龙和云板。现在我给大家说说华表的起源,早在远古时期就已出现华表。传说古代帝王为能听到百姓的意见,曾在宫外悬挂“谏鼓”,大道上设立“谤木”,允许臣民书写自己的意见,早期的华表是木制的,后来演变发展成为石质的。
  这个门叫戟门。戟门又称仪门、至圣门,是进入孔庙的第三道门。这座门建于明代,屋顶为十字歇山顶,面开三间,中间为大门,两边对称各有一配室,供祭祖大典的文武官员整理衣冠、熟悉仪规之用。在过去,门的两侧陈列兵器,武官须将兵器放下才能进入孔庙祭拜孔子。
  当年祭孔的中心大殿叫做大成殿,它位于现在的碑林广场,令人遗憾的是这座雄伟的建筑于1959年毁于雷火,现在已无法看到它的原貌,只有殿内的部分文物仍保存在西安碑林石刻艺术博物馆。
  戟门与大成殿中间的道路两侧,有两排对称的古建筑群,叫东西两庑,在孔庙中是用来供奉孔子的72个弟子的塑像的,现在是西安碑林石刻艺术博物馆的临时展厅。
  景云钟与大夏石马
  好了,关于孔庙的内容我就讲到这里。现在请大家随我看两件国宝级文物,它们分别是唐景云钟和大夏石马,现立于戟门内的左右两侧。
  唐景云钟因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即公元711年而得名。在唐代,这口钟被悬挂在唐长安城景龙观的钟楼上,后几经迁徙,明代改修城垣时,观内的钟楼又被作为城区标志而迁建于现址,景云钟也一起迁入。
  唐景云钟是1953年移入西安碑林的,以青铜铸造,重约6吨。钟身为三格,最顶端蹲有蒲牢,钟身分别雕刻有精美的蔓草、祥云、凤凰、狮、牛、鹤等纹饰及32枚钟乳,既装饰了钟表,又起到调节音韵的作用。钟身正面铸有唐睿宗李旦自撰自书的骈体铭文292字,是李旦书法仅遗于世的绝少手笔。景云钟以它自身独特的形制,精美的雕刻,古秀的书体,幽邃的声音,高超的冶炼技术,跻身于世界名钟之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年钟声便源于此,2000年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唐景云钟又登上方寸之地的邮票,再次成就了它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使命。

下一页 

本新闻共11页,当前在第[01]页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关键词: 西安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